七旬农民4年编写孝道书 每天只吃两顿饭(图)
发表时间: 2009-05-07来源:
 

    钟子宽以自己的书为教材,向村民宣讲孝道

    他没事就坐在书桌前翻看以前的工作笔记

    老翁编写《百善孝为先》,正反典型在身边,邻居们说——

    都怕上了“黑名单”

    “百善孝为先,孝字值千金……”重庆涪陵区江东办事处菜场村71岁的农民钟子宽,耗时4年、用儿女给的养老钱编写出版了一本书——《百善孝为先》,有人看后觉得大快人心,有人大为恼火,甚至骂娘……

    这是为什么呢?

    一本书引发热议

    “我儿杀个大鸡公,老子等待一场空……早餐煮熟天刚亮,儿媳睡着不起床,叫喊几道吃早饭,倒发脾气吼哪样……” ——摘自《百善孝为先》

    4月22日中午,涪陵区江东办事处菜场村5组周顺明家门口,几个村民正挤在一起津津有味看着一本书。

     大家觉得书上的顺口溜,好像说的都是村里的人和事。

    这本书就是钟子宽编写出版的《百善孝为先》,它让菜场村最近很热闹:有的人觉得大快人心,有的人大为恼火,有的人甚至骂娘……

    为什么呢?因为,看过书的人都知道,村里有孝心的儿女上了书上的“光荣榜”;怠慢老人的后人则上了书中“不孝丑闻揭晓”的“黑名单”。后者虽未指名道姓,但大家根据顺口溜的描写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钟子宽用这本书做敬老孝老的教材,进院入户向村民宣讲孝敬老人的政策和精神,希望在村里形成敬老爱老的氛围。从敬老典型到如何念好家庭经,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说到“不孝丑闻揭晓”,听众开始骚动起来:有的小声议论,有的红了脸,有的翻起白眼,甚至骂他是“神经病”、“管闲事”……

    钟子宽真是“吃饱了撑的”吗?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老人,为什么痴心不改做这样一件讨骂的事情呢?

    他最恨虐待老人

    “先有天地后有人,儿女全靠父母生。千辛万苦抚养大,若无父母无己身。孝敬父母不可忘,天经地义道理真……” ——摘自《百善孝为先》

    钟子宽最大的遗憾,是未能为父母养老送终。他是父母唯一的儿子,1957年他丢下白涛粮站的工作,回家伺候年近60的父母。然而1960年,两位老人相继饿死。

    自然灾害时期,每人每天只有3两米饭。眼看父母被饿得奄奄一息,钟子宽很想将自己的米饭分给老人。“别让孩子饿着。”可两位老人把米饭让给了5岁的孙女,自己饿着肚皮离开人世。多年后,钟子宽每当端起白花花的米饭,就想起父母临终的一幕。他为未能尽孝深感遗憾。

    “父母在是福气。”然而,钟子宽担任村干部后发现,很多村民嫌父母人老无用、碍手碍脚。从此,调解敬老矛盾成了他工作的重点,直到2002年退休。

    2004年,村里90岁的蒋某上吊自尽了。钟子宽为在任期间未能调解好蒋家的矛盾深深自责。钟子宽说,他为蒋家孝敬老人的问题调解过四次,没想到蒋某还是自杀身亡了。

    有人将老人逐出家门睡屋外;有人没收了老人的工资本……一桩桩虐待老人的事件,刺痛了钟子宽的心。

四年写成一本书

    “嫌虐老人都罕见,引人注目起民愤。相当残忍看不惯,不治影响一大片。我来说句公道话,劝解疏导该孝顺……” ——摘自《百善孝为先》

    “不能让悲剧重演!”只有小学文化的钟子宽,打算写书为老人们说句公道话。儿女们觉得不可思议,但母亲刚去世,父亲找点事做也许能走出孤苦,就再没说什么。

    钟子宽当村干部19年,调解家庭矛盾的笔记写了足足30本,这成了他写书的素材。2005年开始,钟子宽一头埋进这些笔记本里,那些凄惨、蛮横、无奈的场景,一幕幕又在脑海里浮现。

    怎样写得更好看呢?钟子宽打算以顺口溜的形式编写书籍,这样易于传唱。可他只念过旧学,对韵律一窍不通。老人买来新华字典,拜孙子为师,从头学习汉语拼音。

    “写书太苦了。”钟子宽脑海里想的是敬老、嘴上谈的是孝心、笔下写的是孝道,有时为一句顺口溜冥思苦想失眠。那段日子,儿女们外出打工,他起早摸黑写书,一天只吃两顿饭;他在床头和口袋里,随时放着本子和笔,灵感一来立即记录下来,“体重轻了10多斤,但想起老人们的凄惨晚年我就来劲儿。”

    2006年末,初稿完成,并四易其稿。后在涪陵区老年诗书画研究所会员帮助下,对他的书稿进行了修改校正,用电脑打印成稿,还拿到了图书准印证。

    上个月,钟子宽编写4年、自费2000多元的《百善孝为先》一书出版。

    村民要组织学习

    “儿打老子无人拖,手颈摔断疼难过。一不请医来治疗,二不倒碗开水喝……”“感众孝母谭木生,关顾久病老母亲。喂饭服药递茶水,一如既往最热心。年年推荐评先进,涪陵日报新闻登……”  ——摘自《百善孝为先》

    现在,江东办事处各村一本《百善孝为先》,菜场村各组一本。念起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人们从身边不难猜到书中的正反典型的原型。

    “响鼓不用重锤敲。”46岁的村民石本兰说,钟子宽的书说得有道理,写得也很“狡猾”,曝了人家的光,人家还抓不到把柄。她认为,这是对儿女的一种鞭策。但她同时认为,老人也应理解、体贴儿女,有的家庭矛盾并不全是后人的错。

    “读了很解气!”村民周顺明觉得,钟子宽的书既有正面典型的引导,又有对负面人物的监督。他说,让那些虐待老人的人“亮相”是好事情。

    菜场村村主任谭召文说,现在,身边有的人嫌老人不讲卫生、有的觉得老人碍事,有的甚至逃避敬老养老义务。钟子宽利用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编写出版这本书,有利于引导村民敬老爱老。目前,村里要求各组组织村民学习该书,村里还考虑推行签订赡养协议,把老人的口粮和零花钱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

    “讨骂也得坚持下去。”《百善孝为先》第一次印刷了200本,不够发送。钟子宽说,那些上了“不孝丑闻揭晓”“黑名单”的人,才是孝德工程建设的关键,他打算再次筹集资金印刷出版该书,然后送到这些人手中,希望改变他们对老人的做法。 (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彭瑜)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