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著名病理学家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李玉林教授
发表时间: 2011-06-20来源:

 

爱的光芒
——记中国著名病理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学名师、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李玉林教授
华城 筱英 红枫

爱是一种责任
爱是一种奉献
爱是一种境界
爱改变着世界
爱释放着永恒的光芒

—— 题记
 

        李玉林先生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当代医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他与人民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一道成长。他志存高远,甘于奉献,从事着祖国的医学和教育事业。他以教育家的使命和尊严,恪尽职守,把握规律,锐意创新,培育人才,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坚定信念,执著追求,用科学家的睿智和良知,站在医学和生命科学前沿,以领先的科学理论,勤勉、高尚的职业操守,关爱生命,拯救生命,延长生命,为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人民身体健康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片爱心。
        2008年12月间,笔者采访了李玉林先生。 他言谈举止儒雅而洒脱,为人谦和而大度,思维敏捷而深邃,精明而干练,有思想有智慧,不愧大家风范。李玉林教授现任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生命科学学部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委、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基础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专家、国际病理学会委员、中华病理学会常委、国家“985”整合生物学科技创新平台主任等职务。
        李玉林先生博学与博爱兼容并举,因为他心里充满爱的阳光。
        热爱祖国,他胸怀报国之志。
        热爱人民,他奉献赤子之心。
        热爱学生,他言传身教,严父慈母般地影响和教育学子们如何做
        人、怎样成才。
        热爱生活,他多才多艺,体验着多彩人生。网球场上有他奋力拼搏,勇夺魁首的身影;摄影竞赛,他成为摄影爱好者中的佼佼者;师生聚会,他吟诗作赋,渊博的知识和丰厚的文学功底常常赢得满堂喝彩。
        李玉林先生“追求卓越成就,追求完美人生”。他有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和成功的事业。这一切都来源于爱,他的心灵是爱的世界,他以共和国之子的名义,诠释着爱的真谛!

爱 从这里起航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雅克•卢梭在他的一部经典著作中预见:如果孩子们在平等的环境中长大,如果他们接受国家法和普通意志的熏陶,这样的榜样,能使他们记住养育他们的母亲的温情,她的爱,对他们不可估量的恩惠……无疑,他们将像兄弟一样彼此相爱,不做与社会意志相违背的事情,不用数不尽的虚荣诡辩取代一个男子汉、一个公民的行动,从而成为国家的捍卫者及其栋梁,他许久以来一直是祖国之子。
        李玉林先生就是先哲的预言实现者之一。1950年3月,他出生在吉林省东丰县偏远山庄一户正直朴实充满爱的农家小院,他的成长沐浴着父母的爱,家庭的爱,人民共和国的爱。
李玉林的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勤劳俭朴、忠厚正直、聪明善良。她像天下所有的母亲那样给了他无尽的母爱,让他深深地感受到“母亲的臂弯是生命的摇篮,母亲的乳汁是生命的源泉”。母亲还是一位富有大爱的女性。她爱身边所有的人,不管邻里乡亲哪家哪户大人孩子有了危难遭灾的事儿,她都会主动去帮助,跑前忙后甚至带动他人为乡亲排忧解难。当李玉林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母亲却收养了村里一个非亲非故的婴儿。婴儿的父亲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年轻的妈妈刚生下孩子就离开了人世。母亲用慈爱的双手将这个不幸的婴儿抱回家,用自己的乳汁一面哺乳着小玉林,一面哺乳着这个幼小的生命。尽管家境并不宽裕,还是想方设法来抚养这个婴儿,直到把他抚养到上小学前,这个孩子的姐姐才将其领走。五十年代困难时期,漫长的六年,何等的艰辛!至今李玉林先生还依稀记得这个小弟弟与自己分享母亲的乳汁,分享食物,分享母爱的情景。母亲那含辛茹苦的身影、慈爱的目光、温和的语调好像就在眼前。母亲说:“玉林要让着弟弟,爱护弟弟啊……” 母亲的言行时时教育着、感染着、影响着他,母亲是他大爱的第一任教师。 
        李玉林先生的父亲是位忠厚老实的农民,真诚友善,乐于助人。识一些字并略懂一点儿中医医术,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偏僻山村,他本着“救死扶伤,积德行善”的做人道理,经常备些中草药,在参加生产队劳动之余,义务为乡亲们看病。无论是刮风下雨、酷暑严寒,哪怕是深更半夜,父亲总是有求必应,帮助他人解除病痛。
        父母的无私奉献和无言大爱,耳濡目染地在李玉林幼小的心中深深地埋下了爱的种子。他从母亲身上懂得了不只是要爱父母、爱亲人,也要爱身边所有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助人为乐是美好的是快乐的。从父亲身上他看到了当医生能为老百姓解除痛苦,这个职业是神圣和崇高的。五岁的时候,一场猝不及防重病,让小玉林,亲身领略到中医药的神奇魅力。由此,童年的李玉林萌生了长大要当医生的梦想,也正是这个梦想成就了他的医学事业。
        1957年,李玉林迈入小学校门。他天资聪颖、学习用心,学习成绩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同学都选举他当班长,并且连选连任,直到小学毕业。小学的六年间,教室的钥匙一直由他保管,他每天早来晚走,开门锁门成了他份内的事……他热爱集体,关心同学,颇受老师的信任和同学们的拥戴。
        1963年,举国开展了轰轰烈烈地“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那种“艰苦朴素、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品质和高尚情操,极大地激励着小玉林,使他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就在这一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县立中学,仍然担任班长,履行着班长的职责。冬天顶风冒雪日复一日,早早地来到教室把炉子生好,让同学们有个温暖的学习环境。他是雷锋时代的好学生,是同学们的好榜样。他的同学后来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都不无感慨地说:“当时李玉林学习好我们佩服他,每天生炉火供我们取暖,我们更喜欢他,同学们愿意接受这个班长的领导”。就在品学兼优的李玉林刚刚完成初中学业,追求他梦想的时候,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中学停课、大学停办了。李玉林内心不无痛苦、彷徨,然而当医生的理想他从未放弃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当同学们投身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热衷于“串联”、“造反”、“批斗”的时候,李玉林决定自学医术。他买了不少医学书籍,告别了喧嚣的县城,回到了那个生养他的偏僻的小山村。他一边读书,一边随父亲出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加上他的悟性,不到半年就基本上掌握了农村常见病的诊治办法,可以独立出诊了。春来冬去,秋回暑往,医药箱磨烂了他好几件衣裳。他像父亲那样,不分昼夜,不辞辛苦,急病之人所急,解病人之所需,在乡亲们眼里他是个“读大书”的人,是个有前途的好青年。不久,李玉林被选送到吉林医科大学在东丰县举办的乡村赤脚医生培训班学习。在培训期间,他勤学苦练,同学们都已进入梦乡的深夜,他还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在上百人的培训班学员中,李玉林崭露头角,不但考试成绩好,而且实践技能令同学们刮目相看。六个月的培训,他的医疗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培训班结束后,他回到家乡没几天,邻村一位产妇在分娩时大出血,当时请来接生的“老牛婆”见此情景不知所措。家人心急如焚,邻居急中生智地喊出:“快找小李大夫!”李玉林火速赶来,一看是婴儿脐带缠脖,马上采取措施。他剪断婴儿脐带,拍打婴儿的脚心。当婴儿“哇”地哭出声时,周围的人才松了一口气。接着他为产妇进行妥善处置,经过急救,母子双双平安。从此,“小李大夫”成为方圆十里八村的“名医”,深得乡亲们的信任和爱戴。李玉林先生回忆当时的情景时神情严肃地说,通过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深深感受到医生手里维系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行使救死扶伤的使命,光靠朴素的爱心,没有知识和技术是不行的,我为自己有机会参加赤脚医生培训而庆幸,更渴望有机会系统地学习医学知识,掌握更多的为乡亲们治病的本领。
        1970年,是李玉林先生实现梦想的一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最新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这使很多有志青年有幸改变了命运,成为他们为祖国做出贡献的历史性机遇。于是,大学开始从工农兵中招生。李玉林经过小队、大队、公社、县里的层层推荐和选拔,非常荣幸地进入吉林医科大学(后改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深造。当时的招生政策是“社来社去”,即大学毕业后还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当医生,为乡亲们服务,这正是他当时的一个愿#p#副标题#e#

望。李玉林满怀激情来到了大学的校园。大学的课堂,实验室、图书馆、临床医院,还有那么多学识和医术很高的老师们,令他庆幸并大开眼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理论,认真做好每次实验课。学习外科时,他用枕头缝来缝去练习手法,临床实习时15分钟就能干净利落地完成阑尾炎手术。学无止境,三年制的教材已经满足不了他求知的欲望,又开始把视觉转向过去五年制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当时到图书馆借这些图书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所以年级老师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就这样,三年的大学生活除了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外,他同时读完了过去五年制的所有医学教材。这在当时“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非常时代,尽管老师和同学们都投以赞许的目光,但还是能听到来自军宣队、工宣传队某个队员“要注意只专不红”的那类提醒。
        古人云,人间正道是沧桑。李玉林由于学习刻苦,成绩突出且有发展,大学毕业被留在当时号称“小清华”的吉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工作,任病理学教研室助教。当时他对病理学可谓是一知半解,对未能到医院当临床医生还有点想不通。去病理学教研室报到那天,教研室主任杨相林教授的一席话道出了研究病理学的重要意义。杨教授说:“要研究疾病、想拯救更多的生命,关键是知道疾病的本质是什么?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果及转化规律又是什么?病理学正是研究并回答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是博大精深的学问。”杨教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令他茅塞顿开,他坚定了从事病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一年以后,他作为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被选送到浙江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进修,师从国内著名的病理学家徐英含教授。在徐英含教授的指导下,李玉林的病理学基础理论、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及临床诊断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这为其后来进一步研究病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玉林常说:“如果说杨相林教授是我事业的引路人,那么徐英含教授则是我事业的奠基人,两位恩师我终身难忘。”
        李玉林的教学和研究刚刚起步,爱情的航船驶向他平静的港湾。那是1975年的春节,他从浙江医科大学进修休假回来,经老师介绍与省委党校的吕雅范相识了。他们见了两次面之后,李玉林又返回浙江医科大学继续进修学习。他们是鸿雁传书,谈理想、谈事业,传递着爱的信息。1975年末,李玉林进修期满回到长春,一对情侣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就在这时候,女友发现自己下腹部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包块。诚实单纯善良的她,当时并没有想到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只是认为不能对男友隐瞒什么。包块是长在腹部,那个年代的传统意识让她绕了好大一个圈子,才说出实情。李玉林是学医的,马上就意识到可能是卵巢瘤。次日,这对情侣来到医大二院就诊检查,诊断结果是双侧卵巢肿瘤,且怀疑是恶性肿瘤,急需手术治疗。这个结论犹如晴空一个霹雳,“炸”得李玉林下楼梯时一脚踏空,差点摔倒。因为他感到太突然,太残酷了!此时他的女友却格外冷静,她认为:疾病长在自己身上,痛苦应该由自己来承担,决不能连累李玉林。于是她认真地对李玉林说:“玉林,我宁肯让你剧痛一时,不能让你忍痛一生,咱们分手吧!”李玉林立刻回答说:“你别想那么多,我不能在你经受疾病折磨的时候,再给你增添精神痛苦。咱们有病就看病,赶紧准备一下,尽快手术!”他没有用海誓山盟的语言,而是用一颗挚爱的心和实际行动来回答女友。
        四天后,女友在医大二院做了双侧卵巢瘤切除手术,肿瘤的最后诊断是良性的,李玉林高兴地几乎跳起来。女友住院期间,不管工作多忙,他每天总是挤出时间探望她、照顾她、安慰她。他们的感情在一天天加深,他们的爱也在一天天升华。但是,这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恋人,内心都承受着不能生育的沉重压力和痛苦。因为他们都知道这种双侧卵巢肿瘤切除后的生育率不到5%。深知后果的严重性。术后18天,女友病愈出院,想到自己将来可能不能生育,为了所爱的李玉林未来家庭生活的美满,她再次向李玉林提出分手的请求。这期间,李玉林女友做手术的消息在同学和老师中传开了。有人善意地劝说中国的传统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女方已提出分手,你也帮她把病治好了,该做的都做了,还等什么,赶快好说好散吧!还有人干脆帮他介绍对象,其中包括某知名教授的千金。李玉林婉言谢绝了同学、老师的好心劝告,做出了明确而坚定的选择:马上结婚。并且没有把女友做手术实情告诉父母。李玉林说:“这是我一生唯一对父母隐瞒实情的一件事,直到孩子出生。虽然我深知善良的父母能够理解并支持我的决定,可作为儿子实在不忍心给老人家增加任何精神负担”。 
        1976年的春天,李玉林26岁生日刚过,这对恩爱情侣比原计划提前一年结婚。他们借了点儿钱,买了点儿糖果和茶叶,把两张单人床合在一起,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祝福声中简单的举行了结婚仪式。此时此刻,让我们很自然的想起了弗洛伊德的一段至理名言:“当爱情关系达到最高点时,不会为周围世界所左右,仅有他们自己就足够了,哪怕后来没有孩子。然而,在其他任何情况下,爱都不会如此公然地违背他们的行为核心,即他的百里选一的目的。因为爱是人类内在之光,希望之光。”1977年夏,奇迹发生了,他们爱的结晶——心爱的儿子,出生了,人们都说是他们真诚、无私的爱感动了上苍,是老天给予他们的恩赐…… 
        然而,现实生活总是考验着这对青年伴侣。在儿子刚满一周岁的时候,妻子又患上了胸椎结核,只好再次入院动手术。这时的李玉林既要给学生上课,又要准备考研究生,还要照顾住院病重的妻子,他忙得不可开交。手术前,妻子每日发烧,为了给妻子补充营养,在凭票供应的年代,李玉林托同学在内蒙古买来鸡蛋,自己却一个都舍不得吃。无论多忙,一日三餐都要在家里给妻子配制可口的饭菜,再送到医院。可是,妻子没有胃口,几乎每顿饭都要剩下一大半,他常常是吃妻子剩下的饭菜。妻子唯一能够喝下的是牛奶,李玉林想尽办法订上了一瓶,每天煮好后给妻子送去,看着妻子喝下去。有一天下大雪,由于路滑,他骑着自行车不慎摔倒,奶瓶打碎了,牛奶也洒了。到医院后,当妻子问今天怎么没带牛奶时,李玉林平静地说今天送牛奶的没来,我看你多吃些饭吧。妻子怎么能想到是路滑摔倒的事!后来,一位邻居羡慕地向妻子夸赞李玉林对她的照顾时,讲到此事,妻子才恍然大悟。正是这细致入微的爱,使他们相濡以沫,无论遇到什么坎坷,都能携手并肩前行。妻子手术一周出院回家后,生活无法自理,三个月不能起床,李玉林精心照护,从无怨言,只有对妻子康复的期盼。可是,妻子尚未痊愈的时候,岳父又突然生病,住进了医院。岳母要帮助他们照看刚满周岁的儿子,照顾岳父的任务又落在了李玉林的肩上。就是这样,李玉林每天要照顾躺在家里的妻子、还要照顾医院里的岳父。但是他从没有因此而影响工作,也没有放弃复习考研究生的准备。他每天合理地安排时间,经常晚上学习到深夜,早上五点多钟就起床学习英语。令人焦虑不安的是岳父持续高烧40多天不退,被医院怀疑为白血病。为了弄清楚岳父的病情,以便及时治疗,他不顾考研已经迫在眉睫,毅然决定带岳父到北京某医院会诊。还好,会诊结果排除了白血病。李玉林和岳父回到了长春,三天后参加了1979年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令人欣慰的是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白求恩医科大学病理学硕士研究生。同学、同事、朋友们都对他心生敬意,纷纷祝贺他,并说他是天才。可妻子说道,他哪里是什么天才,爱迪生不是说了吗,只有百分之一的天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有百分之百的成功。妻子知道,他复习考研时夜以继日,日常工作废寝忘食,每天晚上都是看门的大爷不停地摇铃或敲门,他才离开教研室。 
        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无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爱给了他无穷力量和智慧,是爱扬起他理想的风帆。起航吧,彼岸并不遥远,哪管它千里万里?!因为这是爱的远航。起航吧,昨天的父老乡亲在招手,明天无数生命在企盼!起航了,爱的原动力足以让航船乘风破浪,到达彼岸!

爱 承载生命的重托

        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夜。”医学既是科学,又是爱的艺术。医学家对于人类的大爱不仅体现在对科学的理性探索上,更多的是融入到对生命的呵护与关爱中。这种人类之爱是至高无上的,是波澜壮阔的,是集冷静的理性和热烈的情感于一身的,这种爱一旦积聚燃烧将创造无限的奇迹。
        李玉林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用爱创造医学奇迹的病理学家。他带着对生命的尊重,几十年如一日地秉承着“医乃仁术,精益求精”的理念,潜心研究,用勇气和智慧唤醒了生命科学领域熟睡的灵魂,用辛勤和汗水改变了人类对生命的认知,肩负起一名医学科学家神圣的使命。
        李玉林读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病理学家杨相林教授。在杨教授的悉心引领下,通过大量阅读医学文献和接触临床病例,开始病理学研究工作。
        这期间,一次生命的呼唤,让他发现“抗凝疗法”。医院有位产妇大流血死亡,而他正好负责研究这个病例。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产妇的血液处于不凝固状态。原因是什么,当时国内并无定论。面对难题,他一遍又一遍地实验研究,大胆的设想,精心的求证,终于发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其血液最初处于高凝固状态,凝血因子在凝固过程中被用完耗尽,致使后来血液无法凝固,肾功能衰竭而引起死亡。相关文献称这种病为“产后溶血性尿毒症性#p#副标题#e#

综合征”,死亡率极高。治疗方案的选择:在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应予抗凝治疗,在凝血因子被耗尽时应及时补充凝血因子,这是该病治疗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他将这一研究成果写成论文《产后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文献研究及案例报告》,文章很快被《中华病理学杂志》刊用。由于这项研究在国内尚属首例,论文一经发表就在全国妇产科学、病理学界引起关注,各方纷纷索要论文和原始资料。直至今日,这方面的研究还在引用他的文章并以其结果继续指导该病的临床治疗,大大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当看到自己的论文成了医学学术研究的成果,并能为生命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做出贡献时,他想起了屠格涅夫那句名言:爱可以战胜死亡和对死的恐惧。爱可以使生命维持和延续下去。他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欣慰,更加坚定了他从事医学研究、拯救人类生命的理想和信念,决心要在病理学领域有所建树,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医学和生命科学做出贡献。李玉林先生用智慧去耕耘,用双手和激情点燃了爱的火焰......
        1982年,李玉林先生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并取得了硕士学位,同年晋升为讲师。改革开放后“出国热”已席卷全国,许多人都将出国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阶段性的奋斗目标。李玉林也不例外。但是对于英语基础薄弱,从未接受过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的他来说,通过出国考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准备,1984年他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英语水平考试(EPT)。后,当时的理想是到说英语的国家留学,一方面在研究上有所造就,为自己的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另一方面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以走遍天下。没想到从成绩公布到派出一等就是两年,最后还是事与愿违,被派到了日本东北大学。这对于仅通过英语考试,日语字母都没有背过的李玉林先生来说,无疑又是一场挑战。怎么办?退缩是没有出路的,也不符合他的性格。他一向把挑战视为一种乐趣,抑或一种机遇。1986年4月,在樱花盛开的季节,他踏上了东渡扶桑的求学之旅。
        来到日本的第一顿早餐,由于语言不通出了个笑话!日本人的早餐,习惯是一碗米饭,一块咸鱼,一个鸡蛋和一碗酱汤。生鸡蛋通常是拌在饭里。他不知道鸡蛋是生的,把它打在碗里,不仅没能吃下生鸡蛋,害得他连米饭也没吃上。想请教旁边的日本人,因语言不通无法开口,不由地暗下决心,一定用最短的时间攻克语言难关。
        白天李玉林在实验室熟悉工作环境,跟随老师做实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晚上挑灯夜战,苦读日语,一日三餐两餐是方便面。三个月下来日语大有长进,已经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听懂对方的意思。向来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他,这时又萌生了另一个让别人看来几乎是做梦的想法:那就是在东北大学攻读日本的医学博士学位。李玉林经过认真准备和导师高桥进行了一次长谈,他谈了个人的成长,中国的条件和环境,自己将来的发展目标,最后切入主题,就是想在东北大学攻读日本的医学博士学位。高桥先生毫无准备,片刻才回答说:“第一,大学医学部除鲁迅外还没培养过从中国大陆来的全日制学生,但鲁迅没有毕业,目前不了解相关规定;第二,要通过考试,但很难,对外国人有无特殊规定也不知道;第三,你提出的资格问题必须由教授会讨论才能决定;最后,你必须自己提出申请。”在高桥教授指点下,李玉林先生的申请提交到教授会讨论并获得批准,他成绩优异,顺利通过了日本平成一年的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入学笔试。接下来是第二外语的加试问题又与校方发生了分歧。校方提出,中国人在东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没有先例,第二外语不免而且只能在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中任选其一。这对李玉林先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机敏聪明的李玉林提出,我已经考完了英语,又用日语答完了所有的考卷。那么,对我来说,第二外语可不可以用汉语,或者用日语面试也可以。合理的要求使评委教授们不得不谨慎研究。校方专门召开了医学部教授会,导师高桥教授在教授会据理力争,最后校方终于同意了李玉林先生的要求。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考试,考取了日本东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成为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全日制医学博士生。
        说起考试的准备,还有个插曲儿。李玉林先生说是同研究室的一位副教授阿部先生帮助了他。当时从报名到考试只有四个月的时间,如何准备犹如大海捞针。阿部先生告诉他,你把东北大学十年来博士生的入学考试试卷全部做一遍,保你考中。就这样李玉林头天晚上做完一套,第二天请阿布先生批改。四个月下来,十年的考题全部做完。这时阿部先生开玩笑地说:“OK啦!我要是医学部部长现在就可以给你发入学通知书”。
        日语的面试加试也令人感到风趣。李玉林先生清楚地记得:加试那天外边下大雨,他在房间静静地等待考官的到来。上午九点正,三位考官穿着笔挺的西服来到现场,互致问候后让他自我介绍,当他介绍来自中国长春即满洲国的新京时,一位主考官接过话题便唠起了家常,30分钟的面试没让他说几句话,就宣布结束了。
        李玉林先生考取博士生以后,从师于铃木教授,进入肿瘤间质血管病理学的研究领域,他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的机会。读博期间,他几乎没有放松过。求知的渴望使得他欣然接过别人不喜欢做的实验,并且做得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地学习,专心致志地科学实验,克服了无数困难,向着自己梦想的医学目标进军。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他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使他在博士生中脱颖而出。研究成果先后在《循环》、《血液》等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发表。跟随导师参加各种全日本乃至国际医学学术会议。在肿瘤微循环大型国际会议上,导师铃木先生还把《肿瘤血管发生与消退机制研究》的主题报告让他演讲。此类机会和殊荣对许多在读研究生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李玉林先生学业即将完成之时,他得了尿路结石并引起剧烈的肾绞痛。每次发作都是大汗淋漓并伴有血尿,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发作过后又继续实验。此间,白求恩医科大学的教授代表团到日本东北大学访问,看到李玉林忍受剧烈的肾绞痛仍在坚持工作,感慨地说:“你就是当今的拼命三郎”。功夫不负苦心人。1989年2月,李玉林先生圆满地完成了博士研究生的学业,顺利通过了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获得了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答辩的情景至今给李玉林先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当时,答辩委员会的7位教授听了李玉林的博士论文报告后,提问非常刁钻、问题尖刻,所提问题甚至包含260多篇被引文献的出处及文中所涉及的内容。李先生沉着冷静,思路清晰,对答自如,令在场的专家评委十分震惊。并断言:此人学成后一定大有发展。答辩结束时,响起了赞许的掌声。李玉林刚走出答辩厅,迎候在门口手捧鲜花的铃木导师携夫人率众弟子,激动不已地与这位刻苦勤勉、令他骄傲又欣慰的中国学生紧紧地相拥在一起,硬是抱着爱徒轮了三圈,以抒发对弟子才华的赏识和引以自豪的那种情感。异国他乡的这一天,李玉林先生生平第一次喝醉了......
李玉林先生凭着对当代医学专业的深刻理解和研究工作的建树,成为导师课题组的主力成员。取得博士学位后,经导师推荐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教授会讨论同意其留校并聘任为助手,享受同级别助手的一切待遇,包括薪水、住房补贴等。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条件及经费支撑更是世界一流。这与国内相比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工作环境简直是天壤之别。出国时其工资不足200元,住房不足40平方米;所在的病理学教研室既无科研经费,又缺少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可供研究的科研用房也十分紧张。继续留在日本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周围的朋友们都劝他留在日本。然而,一个声音始终在李玉林的头脑中挥之不去:“有了科学的春天,才有你们出国深造的机会,有了这样的机会才有你们今天的成绩,你的教研室及学校的同事们在翘首期盼着你学成回来。”这是时任白求恩医大的校长刘树铮教授来日本访问时满怀期待的深情嘱托。心在祖国,情系母校的李玉林,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日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谢绝了导师真诚地挽留。1989年11月的一天,李玉林先生和妻子怀着对祖国真挚的爱,登上了一架东京飞往北京的中国航班。素有“空中客车之王”的波音747能容纳几百人的座位,而这架飞机只有几十人,李玉林先生觉得好像是接迎他们的专机一样。他仰望苍穹,广阔无边。俯视地面,富士山已经被抛在了身后,雄伟的万里长城和北京天安门尽在眼底。啊!终于回到了他思念的祖国和魂牵梦绕的故土阔别五年的祖国。他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决心把全部的爱和智慧奉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和教育事业!
        当时正值1989年北京“六四风波”刚过,形势异常严峻,国内的许多青年学生千方百计地寻求出国。身在国外的留学生,有的学业已成却想尽各种办法或滞留不归,或转签他国。相比之下李玉林先生提前回国,令日本人很难理解。在东京机场办理出关手续时,海关人员看到李玉林夫妇的护照和签证还没有到期,直截了当地建议他们到隔壁的移民局办理一个“再入国手续”,如果回国后工作不如意,不再需要邀请和签证,可随时来日本。李玉林先生谢绝了海关官员的建议,他说:“我一定会再来的,但不会是移民的身份,也不是为了生活来这里,我将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应邀来这里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实际上,李玉林先生回国后每年至少一次赴日本讲学或参加学术交流,接待的规格也逐年提高,以他的学术地位和威望,实现了他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愿望和理想。
        从日本归国后,他回到了原来工作过的白求恩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和事先估计的一样,教研室尚无专用的科研用房,所用试验的动物只能在走廊喂养。科研经费从零起步,更无一件像样的仪器设备。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逃避,而是踌躇满志,充满希望,奋力开拓。由于肿瘤间质血管病理学研究的前沿地位,在日本学到的先进的技术路线及其在临床上#p#副标题#e#

的广泛应用前景,很快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认可。两年内,先后得到了吉林省科委、卫生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攻关的肿瘤血管病理学研究方向。就肿瘤血管的形态结构、技能特点及发生与消退的机制研究有一系列的重要发现。论文陆续发表后,不仅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国内几次大型学术会议报告了他的研究成果后,北京、南京、广东等地一些大学和研究院所纷纷来信请其加盟,并附加了诱人的职位和丰厚的物质条件。他当时在学校还是一名讲师,三口之家只有56平米的住房,科研经费的启动无从谈起。而广东一所高校许诺他月薪1万元,140平米的住房,200万的科研启动经费,附带妻子的工作安排和儿子就读学校选择。这在当时,对于年轻的他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诱惑。然而,重情重义的李玉林先生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母校。说起这些,他不无深情地说:“其实,最重要的是感情因素。我是这里长大的,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这里有我的老师,我的同事,我的学生,我不能潇洒而去。更不能割舍的还有我的患者,他们的真诚激励着我、感动着我,这种感情使我舍不得离开。虽然事业拓展艰难,毕竟已经起步了,当时学校给我创造了力所能及的环境,我提出的方案计划都是一路绿灯。”
        李玉林先生源于对共和国的爱选择了回国,源于对母校的爱选择了留下,源于对生命的爱确定了研究方向,在拯救生命的呼唤声中填补了一项又一项医学领域的空白,在爱的感召下书写着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又一个历史的传奇。
        李玉林先生在肿瘤血管病理学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具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后,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时刻想着怎样才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为更多的患病生命解除痛苦。这份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使他将研究方向集中在“肿瘤间质血管形态与机能特点、发生和调控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在肿瘤诊断、治疗和判定预后等应用价值的研究”上。
        爱和事业一旦结合在一起,就会不可阻挡地走向成功与辉煌。李玉林先生应用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方法研究肿瘤微循环及其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时发现,肿瘤组织内的新生血管只有一层内皮,多层基膜和少许细胞构成,无平滑肌和神经接点,尽管其在肿瘤组织内分布极不均衡,但在增殖活跃的部位血流相对恒定,并不受肿瘤大小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氢清除技术,确定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7种血管活性物质对肿瘤血流影响的变化规律,即升高血压,肿瘤组织的血流就增加,但正常组织血流却呈现减少的趋势,从而为利用肿瘤循环特点选择适当的升压剂来提高癌组织内抗癌剂浓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就是说,肿瘤微循环是相对恒定的,它既是肿瘤生长、转移的条件,又是利用其进行肿瘤治疗的理论基础;当以选择性增加肿瘤血流来提高某种抗癌剂在癌组织内的浓度时,AngII是最理想的血管活性剂。
        临床上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主体是化学药物治疗,其效果取决于抗癌药到达癌组织的浓度及停留时间,而两者均与肿瘤血流密切相关。为了能使研究成果早日在临床上得以应用,他又结合肿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成果,利用肿瘤血管的机能特点,选择性地增加肿瘤组织内抗癌药物的浓度,这样既增加了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又减少了其对正常组织的毒性,由此开创了一种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如胃癌、肺癌、肝癌等的新方法,即“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升压化学疗法”。升压化疗治疗的患者肿瘤缩小明显,复发时间推迟,副作用减轻明显,有效率均在70%以上,比起单纯化疗的患者40%的有效率大幅增加。按WHO所定标准,有效率、完全缓解率、三年生存期均优于单纯化疗病人。此方法对患者无创伤,在增加抗癌药物疗效同时,使其毒副作用明显减轻,对患者来说有很高的可接受性,可多次进行,且操作简便,不需大型仪器和设备,不仅在大医院,即使在患者的家庭病房也可实施,而且不受肿瘤类型限制,有效地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此项研究数据在国内外被广泛引用,其成果填补了国内此领域研究的空白。作为一种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方法被广泛采用,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并分别获得吉林省和卫生部技进步二等奖。 
        李玉林先生以国内各类高发肿瘤为研究对象,初步揭示了肿瘤间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与正常组织内或非肿瘤性病变组织内内皮细胞的表型变化规律,并发现恶性肿瘤晚期病人的血液多处于高凝状态,在高凝状态下进入循环的癌细胞,容易形成癌栓,先阻滞血管进而形成转移癌。如果此期临床上辅以抗凝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转移的发生,因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成为恶性肿瘤晚期重要的辅助治疗;其次,针对凝血性,可以开发一些新的肿瘤辅助治疗药物;再次,检测血液和血管内皮细胞中凝血因子的含量可以预测肿瘤转移的可能性及预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他又根据肿瘤间质血管密度的特点,应用肺癌、乳腺癌及胃癌等材料,对其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等进行多变量分析得出结论:即肿瘤血管密度可以作为判定肿瘤生长速度、侵袭程度、有无转移及恶性肿瘤预后的独立指标。如某些肿瘤有血管密度增高,对临床医生可以提示该患者转移可能性大,预后不良。这一结果目前己被广泛用于临床病理工作之中,已被国内的许多病理学同仁所接受。
        爱是充实了的生命。李玉林先生以内心永不枯竭的爱,感知着病患生命的绝望和困境,并以学术水平的提高修复着那些残缺的生命,延续着人类活着的美好愿望,他时刻恪守着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承诺,不折不扣的履行着一名医学家呵护生命的天职。爱在他情感的世界里光大……
        众所周知,干细胞研究、全球气候变暖、进化理论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受关注的三大科学领域。李玉林先生依据研究工作的宽厚基础及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的了解和把握,在原有大量血管新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将肿瘤血管和干细胞血管组织工程紧密结合,步入干细胞领域的研究,开始了微血管组织工程学方面的探索。
        干细胞被称为“万能细胞”和“神奇的种子”,它们可以分化成身体中各种类型的细胞,具有治疗疾病、使器官再生、甚至延年益寿的潜力。与一般的细胞相比,干细胞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能够自我更新,即能够长期进行自我复制;二是具有分化能力,即能够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也就是说,这些细胞就像大树的枝干,在它们上面可以长出新芽来,所以这些作为“生命枝干”的细胞被称为“干细胞”。由于干细胞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它为人类治疗各种疾病带来了无限的希望。正是因为看重干细胞这种特殊能力,李玉林教授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利用干细胞治疗癌症、糖尿病、心脏病、帕金森病等疑难病症,甚至还有可能用于治疗骨折、大脑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瘫痪、牙病、整形手术、视力障碍等各种病痛。
        多年来,李玉林先生固守着“诚实做人,执著做事”的信条,一旦认准目标他就会坚定地走下去,一次又一次的用他新的科研成果拯救着危机的生命,抒发着爱的激情。他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经过大量的文献准备,一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关于干细胞研究的技术路线。2003年,《干细胞组织工程的研究》得到了吉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资助,并成立了以李玉林先生为主任的吉林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4年,李玉林先生提出的《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其制剂产业化前的关键技术研究》被我国863计划重大专题批准立项,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也成为干细胞研究的国家学术研究团队。2006年,《成体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及其产业化前关键技术》获得了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李玉林先生在科学研究中不但敢于创新,勇于领跑,更注重打造梯次合理、持续发展的专家团队。他说:“事业不是一个人做的,是一个群体协同的力量和智慧去完成的”。李玉林先生作为这个医学事业群体中的领军人物,于2002年在传统的病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病理生物学研究的方向,即以现代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形态、机能和代谢变化,为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并开始了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筹建工作。经过结构调整和功能整合,一个交叉型、复合型综合实验室已经初步成型。2003年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005年经过同行专家评估为优秀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如今实验室团队形成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及留学教育背景结构合理,政治和业务素质优良,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团队。实验室以稳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以项目为纽带,成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他主持的“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重大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物学和分子酶学建设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85”整合生物学科技创新平台》都是依托此实验室为基础展开的。在“十一•五”“211”工程的规划中,李玉林先生又站在世界的高度,瞄准医学和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谋划了《分子医学、神经科学与神经生物学、创伤修复与再生、视觉与眼科学、新药创制与安全评价》等建设项目,又将极大推动我国生命科学与医学事业的发展。
        实践出真知。多年来,李玉林先生深深地懂得,不论是学科的整合还是实验室的建设,基础和关键是人才。在这方面他以超前的意识和超常的胆识发现、扶持人才。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内科系统没有博士点,有些优秀人才已成为科室的主任或学术带头人,他们要想获得#p#副标题#e#

博士学位,出国或考取兄弟院校的研究生是其必然的选择。但两者均需四年以上,而且学成以后还不一定回到学校工作。按相关文件规定1953年后出生没有博士学位者原则上不可遴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时任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的李玉林力主打破常规:只要具有教授职称的高级专业人员就可以作为博士生导师的候选人。在李玉林先生的坚持下,通过校学位委员会研究,按博士生导师的条件严格遴选了五位出类拔萃的内科学专家为博士生导师,并限定他们和他们的学生一起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科学研究和论文答辩。四年后五位专家均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这种超常规的手段和用人管理方法使学校内科系统一举成为国家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临床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学科。十年后,这五名教授都已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
        现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的王冠军就是当年被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的“五虎将”之一。当时,王冠军去咨询报考博士有关事宜,工作人员告诉他:“你已经是博士生导师啦,还报考什么博士啊!”他以为这是工作人员开玩笑,当工作人员再一次告诉他的时候,他还是半信半疑。如今的王冠军不仅是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的血液病学专家,而且是三级甲等医院出类拔萃的院长。他所领导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创经济效益十几亿元。一座建筑风格独特、功能设施优越、就医环境舒适温馨、医疗设备齐全先进的16万多平方米的新门诊大楼屹立在春城大街上。王冠军院长在回顾自身成长的经历时说:“当年若不是玉林校长打破常规,将我和另外几位青年教师推选到博士生导师的岗位,缩短我们成长到成熟周期,那么可以想象,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有心、有力、有为的做好今天的一切和未来事业。
        李玉林先生的人才观还表现在人才的引进上。他强调说:“引进人才不容易,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引进的是人才,但不是全才,应人尽其才。不能期望在国外某一领域工作十余年的人,回国后既是无影灯下的高手,又是科学研究的精英,还是三尺讲台的名角。因此对引进的人才不能求全责备;第二决不能造成引进人才的第二次浪费,适合什么角色一次到位;第三更不能期望引进的人才百分之百都是成功者,因为一切都在变化着。”
        李玉林先生为引进人才可以说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有一次,他到日本访问时发现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在国立大学工作十余年,在世界著名眼科杂志发表论文十几篇,并以负责人身份承担日本科技教育省的重点项目。李玉林先生想,这样的人才应该想办法引进回国,为中国老百姓解除疾病痛苦,为发展祖国的医学做出贡献。于是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可谓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啊!郑雅娟同意回国了。按她的学术水平,学校聘其为教授。李玉林先生言而有信,建议校学位委员会同时遴选她为博士生指导教师。但对其医疗水平,也实事求是地建议其从主治医生做起。如今郑雅娟在医学研究方面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及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启动项目的支持。每年都有SCI论文发表,研究成果2007年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同时临床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200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
        不久,李玉林先生又听说有一位中国心血管外科医生,在日本已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能独立完成心脏搭桥、大动脉置换等具有世界水平的心血管外科高难手术。此说是真是假一时难以判定,为慎重起见,他专程访问日本,并把访问重点设定为该医院的手术室。他到了手术室不看设备不看条件,专门调阅和查看手术记录的微机管理系统。当他看到上面所说的高难手术真的是这位中国医生为主刀的时候,强烈地意识到,这是国内急需且难得的有用人才,此人必将会成为开拓吉林省心血管外科的领军人物。李玉林先生下决心不管多大代价一定引其回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双方在融洽的交谈中产生了共鸣,在李玉林先生的盛意邀请下,这位身在东瀛多年心血管外科医生——柳克祥决定回国发展。可是,国内的协调着实让李玉林先生费了很大周折,包括确定医院、建立科室、配备医生和护士等。经过学校研究,最后决定在吉大二院组建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和心血管外科,任命柳克祥为该中心负责人、心血管外科主任。现在该中心和心血管外科已成为二院的优势学科。四年来,完成了近1000例手术,涵盖了心血管疾病的所有种类。在该中心的带领下,吉林省的心脏外科水平正在走入国内先进水平的行列,吉林省的心脏病患者再也不必到外地求医了!对此,时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张文显曾说:“柳克祥是我校成功引进人才的一个典范!”一直关注着柳克祥教授回国后事业发展的李玉林先生欣慰地笑了。
        经李玉林先生引进的人才还有刘晋宇教授,他曾经在苏黎世大学医学院从事人工皮肤的组织工程学及临床应用研究,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从事干细胞、创伤修复与治疗及基因疗法等研究。在考察中,李玉林先生发现的科研工作颇具创新性,譬如在体外快速量地构建自体皮肤,可治疗顽固性、复发性皮肤溃疡和白癜风;从骨髓干细胞中和毛囊干细胞中筛选出具有生物医学功能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以此细胞为种子细胞源,在体外成功地构建出具有生理学反应的组织工程血管,并成功地将此组织工程血管移植到羊颈静脉上。李玉林先生觉得人才难得,坚决引进。刘晋宇引进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发表高质量系列论文 20 篇,申请国际专利 3 项。刘晋宇又先后从瑞典、美国及日本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多名形成研究团队。现在这个团队正瞄准干细胞研究的世界前沿,筹建国家干细胞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技术创新中心,向新的科学目标进军。
        李玉林先生始终认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团队不仅要有追求真理、崇尚创新的科学精神,还要有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了打造“厚德、精业、至善”的科研团队,李玉林教授的实验室2005至2008年连续四年聘请加拿大病理学会实验病理学分会主席,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会员、美国病理协会会员、世界多本杂志的编委、加拿大医学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威廉奥尔教授来研究室的工作。在实验室工作期间,他为研究生开设了病理阅片课、文献阅读课以及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等课程。威廉奥尔教授在工作期间,除基本的生活费用之外,没有收取其它任何报酬,尽显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被称为“当代白求恩”。威廉奥尔教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富有爱心的敬业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实验室每一位老师和学生。
        李玉林先生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深受人们的尊敬。他把很多相关的学术头衔、吉林省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及“863”等国家重大项目的带头人让给了年青人,为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创造十分宽松的科研环境。近五年来,其实验室先后有12人次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及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李玉林先生除了自己悉心指导年轻学子和研究生外,还把20余名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派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实验室去学习深造。用李玉林先生的话讲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触及的是研究领域的前沿,学到的是一流的技术,引进的是创新的思想,发展的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提升的是学校的影响和知名度”。
        有位学者说,李玉林先生的爱是智者之爱,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位专家说,李玉林先生的爱是仁者之爱,将冲破生死的限制,使生命不再脆弱,使未来和现实相连。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爱是一种无声的回报,李玉林先生的爱也成就了自我学术上的巨大成功。在回首走过的科研道路时,李玉林教授总结出“三个经得住”。即“经得住寂寞,经得住失败,经得住同行的检验。”这“三个经得住”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他的“投入、创新、严谨” 的科研理念。他认为,做学问必须经得住寂寞,如果过不了这一关,则无法安心研究,而面对寂寞,需要的是对科研投入的精神,有投入才会有回报;做学问必须经得住失败,如果经不住失败,是不会有成果的,而经得住失败体现出的是创新精神,重复前人的结论很容易,但要提出创新思路,就加大了风险,就必须经得住失败;做学问必须经得住同行的检验,要想自己的理论站得住脚,同行是最好的检验者,而要做到这一点所不可缺少的就是对待科学研究严谨的态度。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李玉林先生一贯倡导:“科学家允许失败,不允许作假,一定要保证实验的真实性。”这是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也是对他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提出的要求。“我们搞科研,弄虚作假就是伪科学,结果会害了社会,害了同行,也害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会害了对我们充满期盼的生命。”可见,他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求实和精益求精,从他的言谈举止间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近年来,李玉林先生指导博士后、博士、硕士77人,其中已毕业博士生36人、硕士生28人、出站博士后13人。素来注重学识与个人品格共同发展的他,在教导学生时,十分注重对其科学理念、社会责任感、文化内涵的培养。在面试研究生时,李玉林教授有个“双向承诺”:他向学生承诺,倾囊以授,人尽其才;同时,学生也必须有思想准备,在科研道路上不仅要有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更要具备珍爱生命、呵护生命的品格。
        李玉林先生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导师,他以深厚的学识引导他的团队成员,还以其博大的胸怀爱护他的团队,以其高尚的人格感染他的团队。当笔者步入他的实验室后,他的科研团队成员争先恐后的讲起了他们尊敬的李老师。这个说,李老师以健康、高尚的品格影响了我们的人生道路,科研要实事求是,做人要诚实、守信、守时。那个讲,李老师注重营#p#副标题#e#

        造实验室团结和谐的气氛,大家像一家人,其乐融融,温暖如春。也有的说,玉林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使很多出国的人都选择了回到这个实验室。还有的说,李老师知人善任,他历练我们,提升我们,在他身边工作学习真的很幸福……一位跟随李玉林教授多年的研究生抢着说,学病理以后有许多选择,可以出国或去其他实验室,但我们都愿意留在他身边,在他的指导下将研究课题一直做下去,我们要跟随玉林教授走向医学光辉的顶点!这句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在他的周围,不仅是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他身边的科研团队、同事、朋友,乃至与他接触过的每个人,都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征服,更为其深刻、独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团队建设甘为人梯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他的爱产生巨大磁场,具有无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李玉林先生以其勤勉的作风、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自始至终不负生命的重托,履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一路攀登、一路奋斗,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用润物无声般的爱心虔诚地维护着医学的圣洁和生命的尊严,奏响了人类大爱的动人乐章。

爱 谱写名师华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因为有了爱,才能忠诚于教育事业;有了爱,才能春风化雨,培育桃李。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李玉林教授就是这种植根于爱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事业近四十年来,始终把传承人类文明,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作为神圣使命。他忠贞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藉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以实现了“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执教宗旨,为国家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他先后荣膺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中华医学国际交流基金会林宗扬医学教育奖、吉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知名教授、长春市高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教育部基础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中担任重要职务。
        李玉林先生不止一次地说:“我有两个理想一直让我骄傲和自豪。一是当医生,体会为人解除病痛、赋予人新生的希望与喜悦;二是当教师,感受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神圣和崇高。”李玉林先生这两个理想是他成为医学家和教育家的两个翅膀,在人类医学和人民共和国教育的天空中翱翔。现在,让我们沿着他飞翔的航迹,探究他用爱谱写名师华章的心路历程。
        自1973年以来,李玉林先生就把教师作为高尚的职业,把教书育人作为神圣的职责。他从吉林医科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那天起,就一边做学问,一边做教育,并注重把丰厚的学术成果融入到教育当中,使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又紧贴社会实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所以他的教学具有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趣,直观、生动、寓意深刻的独特风格。
李玉林先生是一位博学慎思的教育家。在教学当中特别注重用辩证思维影响、教育和指导学生。辨证法成为他讲授的灵魂。他形象风趣地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说做人是to be,做事是to do ,那么方法论就是how to do ,怎么做事。”他在讲授具体课程内容时,始终贯穿辩证法的思想,培养学生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准确判断事物的能力。譬如他在讲授疾病的病因时,总是阐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讲授疾病病变时,一定要说明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讲授疾病过程时,必须交代动态和静止的关系,在涉及到理论知识时,从理论谈到现象,又从现象触及到本质。总之,他告诫学子们,事物是普遍联系无限发展的。所以,必须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思维的成功运用,使他在教学过程中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学子们普遍反映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即在愉悦中接受知识。他授课时几乎是场场爆满,教室里坐不下就站在过道上听。讲台上的他以其缜密的理性思维、明快风趣的语言、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及高昂的激情,引领着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往往是一堂课已经结束,学生们仍迟迟不愿散去。授课内容丰富前沿,态度认真亲切,授课准备充分,对学生耐心诚恳是学生们对他的一致评价。1995年,李玉林先生担任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长助理,主管教学工作。他围绕“将学校打造成输送精品人才的流水线”的目标,首先采取果断措施整顿考风考纪,使学校学风教风有了明显好转。接着根据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组织全校进行“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大讨论,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的调整专业结构,增设了高护专业、药学专业、中医硕士专业,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活力。他远见卓识,率先推出改革研究生教育体制,主张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有效地克服了学术上的近亲繁衍现象,明显的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他的教育管理使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有了质的飞跃,迎来了崭新的发展。他本人也因教学管理上的突出表现在几个月后被提升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上任伊始,他没有慷慨激昂的就职演说,有的是对教育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他以自己主持承担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重点课题为依托,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临床医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主体,其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对于整个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具有全局性、推动性的意义。而现行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于五十年代,与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相适应。主要存在课程膨胀,门数增多,教学时数过高,学生负担过重,某些内容老化陈旧等问题,远远落后于医学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瓶颈”。为了能从整体上重新构建适合21世纪发展的医学课程体系,李玉林先生多次实地考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全面了解国外医学教育改革现状和课程改革动态。经过大量调研和充分论证,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下设6个子课题组,共有100多名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参加。他带领项目组以课程间的交叉融合为主线,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及边缘课程的有机结合,加强自然科学基础与医学基础课程的相互衔接,对现有全部课程群进行整合及调整,着力解决基础课程之间、基础课与临床课程之间重复、衔接、重组问题。
        1997年5月,李玉林先生从“科教兴国,人才兴国”的战略高度,提出全面培养人才的综合性课程改革体系,即“模块化课程体系”。基本思路是:新的课程体系由专业课程模块、思想文化课程模块、身心素质课程模块、自然科学素质课程模块、隐性课程模块五大模块及16个课程群构成。整个结构以专业课程模块为主模块,以思想文化课程模块、身心素质课程模块、自然科学素质课程模块为辅助模块,以隐性课程模块为外围,渗透各模块之中,在结构上有机结合,功能上相互补充。根据各模块的功能,对现行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归类、整合,组建了16个课程群。在专业课程模块构建中本着"精选、重组、整合、交叉"的原则,逐门课程优化,对原基础课、临床课程进行结构内容调整。在基础阶段进行早期临床教育,在临床阶段进行二次基础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普通基础-医学基础-临床专业课"老三段模式。
        在思想文化课程模块的构建中,李玉林先生本着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形成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大量开设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借用人文社会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研究医学中的心理、行为等问题,不仅促进了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有机交叉,更有利于训练学生进行多维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课程模块的改革优化,使必修课由原来的31门减到20门,选修课由7门增加到26门。
        李玉林先生搞教改总是“以学生为中心”,从教育家战略的高度把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1998年,在他的主持下,白求恩医科大学全面改革了教学计划。把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纳入其中,使原有的教学计划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新的课程体系着力加强基础和临床之间的交叉融合,既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纵向课程模式,也不同于以问题为基础的横向课程模式,而是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不仅有利于课程结构与内容整合与融合,而且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新的教学计划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教育改革硕果累累。他的教改成果《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被教育部评为样板课题,认定为我国医学院校重要的课程改革模式,同时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修改了医学本科教学大纲,成为国内医学教育改革的奇葩,其研究成果在全国117所医学院校推广。2001年获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光明日报》、中南海《紫光阁》杂志、《健康报》等多家媒体都对此项改革成果做了详尽的宣传和报道。
1999年12月,李玉林先生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成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12任校长。2000年白求恩医科大学同吉林大学等五所高校合并组建了新的吉林大学,他被任命为第一副校长,主管医学教育。“综合大学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了一项摆在他面前的新课题,他在系统调查了国内外100余所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p#副标题#e#
上,在国家重点课题《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我国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推荐方案,同时提出建立教育部与卫生部的长效部际协调机制,引起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被采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李玉林先生执教的基本原则。他以学术魅力引导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先进思想文化教育影响学生。他关心学生,言传身教,从担任助教到担任校长,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学生,没有离开过课堂,他不但承担着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而且始终坚持给本科班学生上课,就是担任了吉大常务副校长,管理工作担子繁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给本科生作专题报告。对于本科生教学,他有着独到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本科生的培养首先应该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等多方面潜能;其次应以自学能力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目标,同时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一种能与人共事、团结协作的职业态度。他将本科生教育的本质归为素质教育、群体教育和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潜质的个体;群体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自己的知识调动学生情绪,达到师生的真正互动;基础教育主要体现在“三基”、“三特”、“五性”。“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三特”是指特定对象、特定时间、特定要求;“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先进性。
        李玉林先生在给本科生上课时重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他讲:“只有师生间架起沟通信任的桥梁,教师充分展现知识本身具有的魅力,才会吸引学生感受知识的美。”作为病理学学科带头人,他带领病理学教研室全体教师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病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做了全方位的改革,主持国家教学研究课题5项,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0余篇。他进行的病理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的改革,增加了科研专题讲座次数及内容,增设了新技术观摩、专业技能的培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方法上,课堂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灌输式转为启发式和学导式。七年制理论课试行双语教学,目前所有的理论与实验课教师均使用英文电子教案和英文版书,部分教师采用了英文授课。他注重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全部实习课采用本教研室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及网络教学。
        李玉林先生在一系列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临床病理思维和科研思维,强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为学生充分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以后的临床学习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他讲授的病理学理论、实验技术及相应新进展的专题讲座深受学生欢迎。2008年圣诞节这天,医学院的学子们准备赶个时髦,过个洋人节。可一听说李玉林先生作“关于干细胞研究发展方向”的学术报告,都不约而同地涌到报告厅聆听导师的报告,讲台上的他纵横捭阖,滔滔不绝。这种自信和能力来自于他了然于胸的知识融汇,更来自于他对学生的那种挚爱。报告大厅时而笑语飞扬,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雷动……走出报告厅,学子们兴奋地说这可是难得的圣诞大餐啊!
        李玉林先生治学严谨,为人谦逊。他深谙“教学相长”的奥妙。他说:“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授课过程中我能发现学生在用我的教材时到底还存在什么问题,学生读书是最细的。一本好的教材,要经得起学生的挑剔。”李玉林先生以其在国内病理学界的领先学术地位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经全国医学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荐,担任了《病理学》规划教材5年制、研究生及专升本等5本教材的主编。其中5年制《病理学》被列为“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4年评为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他主讲的《病理学》课程,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李玉林先生在编写《病理学》教材的过程中,坚持传承和创新并举,对传统的结构进行了调整,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准确地反映在教材中,确立了和国际接轨的印刷编排形式。在组建编委会时,他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宽厚的学术风格,把国内最权威的病理学专家吸引进来。在出版教材时,他亲自参加出版社的办公会议,在技术上保证了教材的质量。该教材第六版自2003年3月修订到2006年末,发行逾50万册,已跃居国内医学基础类本科教材发行量之榜首。在多种教材共存、竞争激烈的今天,全国132所医科类院校当中125所使用此书,覆盖率达95%。他为了使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相继编写出版了习题集、手册、要点、图谱等配套教材。到目前为止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国医学教育实际的病理学教学、教材体系已经形成。2006年本教材被教育部推荐为21世纪规划教材,同时被中国医师协会列为执业医师考试的必备参考书。
        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一次,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对某大学的评估工作,清晨在操场散步,被晨读的学生认出是《病理学》一书的主编时,100多名学生将他团团围在中间,纷纷掏出笔记本邀请他签名,还有的学生跑到宿舍取来相机要求合影留念。当地电视台闻讯赶来后,记者感慨不已:“看来名师的影响力还真不亚于明星啊!”
        2007年,李玉林先生获得了“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颁奖那天,他将去人民大会堂领奖的机会让给了其他教师。颁奖当晚,他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颁奖典礼,曾经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当年穿着军大衣在课堂上淘气的小子,现在已经当上了院长,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医院管理专家;当年生病住院拉着他的手哭个不停的小女生,如今已经能够独立申请高端科研课题;当年他主婚的小夫妻,如今已经学成归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还有前不久远在美国出版了自己的医学专著却不忘送给老师的学生,在专著扉页上写道:我之所以搞病理,是因为您给我们讲课时画图的情景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病理就是一棵大树的树干......
        日前,李玉林先生兼任了白求恩医学院院长。他针对吉林大学医学教育的发展,展望未来,信心满怀,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十项重要的举措:吉林大学吉林医学院第一位的是要弘扬白求恩精神,重振医学教育事业;第二要进行学术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神经病学与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创伤修复与重建研究中心、视觉与眼科中心、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等医学研究平台,全面提升医学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第三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着力造就和集聚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第四必须尽快整合基础和临床的优势科研资源,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合作研究,搭建覆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共用科研平台;第五要对科研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动态跟踪管理,在科研项目和经费总额实现增长的基础上,力争在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863,973”重大项目、国家“三大科技奖项”上有所突破有所跨越;第六要改革医学学制,集中优质资源办好5年制,逐步取消7年制,继续试办8年制,组建统一的医学教研室,积极参与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争取编写医学教材的机会,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七需要稳定并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提高全英医学教育水平,争取把医学教育建设成重点国际合作与交流基地;第八要贯通中外研究生教育,开辟医学硕士、博士留学研究生全英授课教学轨道,逐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第九大力推进与世界名校的实质性合作,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广度和成果水平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第十要立足吉林省医药支柱产业的巨大市场需求,建立新药创制平台,使其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孵化器,从而促进医学学科建设的发展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十八世纪哲学家康德在谈到教育的时候说:“教育是一个人能够投身其中的最大、最困难的问题。”李玉林先生把教育作为一生的理想和事业,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为建设中国的一流大学,为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不懈地追求着,工作着。追溯其多年的教育生涯,可谓是成就非凡,可歌可贺。故撰对联一副,以示敬意:

教之有道慎思博爱学富五车育桃李
师者无私淡泊名利讲台三尺成名师
 

爱 回应人民的呼唤

        在人民共和国的国度里,美德与爱祖国、爱人民总是连在一起的。这种爱不是基督教的道德原则,而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是共和国前进的原动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文明与振兴的基石。在李玉林先生爱的世界里,爱祖国、爱人民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几十年来,每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都以人民公仆的形象挺身而出,回应人民的呼唤,尽其所能,急国家之所急,帮人民之所需,无私地为人民奉献着光和热。同时,在重大突出事件面前,他临危不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党和国家分忧,为人民谋福祉。充分体现出一名高校领导特有的抗风险能力和驾驭全局的执政能力。
       谁都不会忘记2003年春季,国人与突如其来的非典抗争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时,李玉林先生任吉林大学的第一副校长,主管大学医疗、教学和预防保健工作。当非典恶#p#副标题#e#

魔袭来的时候,正值校主要领导外出开会,李玉林先生以其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生命科学家的敏锐洞察力,未雨绸缪,提前防范。李玉林先生根据非典在国内迅速蔓延的疫情,在吉林省高校率先提出举全校之力抗击这种尚未摸清病理病因的SARS,迅速发布并实施《吉林大学非典型肺炎防治预案》。
        2003年4月10日,在李玉林先生的主持下,吉林大学迅即成立了“防治与控制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和“防治与控制非典型肺炎专家技术指导小组”,李玉林先生担任专家技术指导小组组长,组织制定和印发了《关于加强防治与控制非典肺炎工作的通知》,召开了各医院院长会议,部署防控工作,果断决定各个医院立即开设发热门诊、临时隔离留诊观察室。4月20日,他又组织制定和印发了《吉林大学医院系统防治与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使全国高校“最大的航空母舰”全面进入了抗击非典的备战状态。
        备战仅是开始,实战才是考验。4月20日,长春地区发现两例外地传入病例。由于吉林大学所属医院做好了防范与控制的预案,长春市确定了吉林大学的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和中日联谊医院为“非典”治疗定点医院,使这些医院立即进入实战状态。4月21日下午,李玉林先生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吉林大学所属“非典”定点医院的实战工作。会上,他预见性地强调,要保护一线医护人员及如何预防感染SARS的问题,并作为实战阶段的重中之重。为此,他协调各个部门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譬如:消毒工作,药品发放工作,防护用品发放,对“非典”病人接触人员排查、登记、隔离工作等,同时强调做好普遍性的教育防范工作。
        在谈SARS而色变的恐怖气氛中,抗击非典谁心里都没底儿。作为专家技术指导小组组长李玉林先生带头到第一线,靠前指挥,充分发挥了非典防控领导层的核心作用。部署规范定点医院的诊疗管理和加强住院患者的管理。组织及时制定下发了《防治与控制非典型肺炎的医护工作规范》和《加强住院患者防控非典型肺炎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强调要坚持依法防疫,他一再要求规范操作,确保医疗安全。接着组织力量建立SARA专题网页,扩大正面宣传,及时准确反馈信息,消除群众恐慌心理。领导层心里有了底,战斗在一线的医务 受到了鼓舞,患者也非常感动,群众也得到了安慰,极大地增强了战胜非典的勇气和信心。
        李玉林先生作为吉林省防治与控制非典型肺炎专家领导小组组长,勇敢而坚定地肩负起全省各个地区的防控工作。在他的主张下,很快成立“吉林大学抗击非典医疗队”,奔赴全省各地区。出发前李玉林先生对他们进行简短有力的动员,他紧紧地握住吉大一院王冠军教授的手说:“我们等着你们凯旋,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话语虽然不多,却使医疗队员们感受到责任、重托与鼓舞。
        人民的呼唤是无声的命令。李玉林先生作为一名病理医学家,高校领导人,在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遭受SARS突然袭击和严重威胁之际,在举国上下笼罩在恐惧的关键时刻,他积极倡导各相关单位,发挥大学的科研优势,协同作战,迎接“非典”的挑战。于是,先后启动了有关非典防治的科研项目十余项,打响了一场围剿非典的科技攻关战。其中,“一次性正压通气呼吸隔离系统”通过省级专家鉴定;“SARS患者病床半封闭抽出式通风高温灭菌方案”设计被新建传染病医院采用;“胸腺肽转移因子融合蛋白”项目被吉林省计委认定并予以资助;新型隔离防护服研制成功,由长春相关部门组织生产并用于临床。这些科技攻关项目使吉林大学在吉林省乃至全国抗击SARS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吉林大学涌现出一批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和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及长春市委、长春市政府给予了大力表彰。李玉林先生在整个抗击“非典”的战斗中,37天没有在家吃过一顿晚饭,他用自己满腔的热血,发扬“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被评为高校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卫生系统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举国震惊,世界震惊。大震无情人有情。李玉林先生惊悉灾情后,第一反应就是尽最大力量抢救灾区遇难的群众,他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了校务办公会议,先于吉林省组建了抗震救灾医疗队,并进行了必要的精神、物资准备和技术训练。接到命令后立即奔赴灾区实施救护。所有派出的医疗队员都以精湛的技术,忘我的精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出色的工作赢得灾区人民的好评,先后受到四川省政府和吉林省政府的表彰。
        爱是心灵的本质,从李玉林先生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爱是发光体,照亮温暖着那些需要光和热的地方。四十年来,李玉林先生一直把“关爱社会、关注民生”作为大学的社会职能。同时,也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他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总体要求,先后组建节假日应急医疗队、抢险抗洪医疗队、爱心献功臣医疗队。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光明扶贫大型活动中,一再强调派出专家和富有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去执行任务。特别是要发挥大学综合学科的优势,有针对性派出医疗队到老、少、边、穷地区和受灾地区,为老百姓解除疾病困扰。无论是宁夏自治区、延边自治州,还是西藏日喀则地区都曾留下吉林大学医疗队矫健的身影和一片爱心。
        李玉林先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抓管理,服务质量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管理理念。他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民的疾苦,倾听人民的呼声,为患者做好服务。他多次在医院院长工作会议上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医院的经营管理策略,改变服务环境和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积极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光大白求恩精神,营造出人性化服务王牌,赢得良好的口碑和较高患者满意率,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几年来,吉林大学各临床医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百姓放心医院”、“满意医院”,“人民健康忠诚卫士”、“白求恩式的好医生”和“中国名师奖”获得者,极大地提高了吉林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和和所属医院的竞争力,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爱是恒久的,是无私的,是高尚的。”李玉林先生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一名科学家、教育家和大学的优秀管理专家,施爱是他的品质、他的人格。他从不自夸,从不张扬,不图回报,他的爱为他赢得学生的敬仰,同行的敬佩,部属的敬重,大家的拥戴,党和政府的关怀……他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英才奖、吉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吉林省先进工作者。他在博爱中获得一种伟大而高雅的慰藉。任何大人物的权势,都比不上这种爱更能衬托出人的尊严和高贵。我们在讴歌李玉林先生那种大爱的同时,愿天下所有真爱永放光芒,让整个世界都充满爱!
 

李玉林小传
        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正厅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0年1月20日出生,吉林省东丰人。1979年至1982年在白求恩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9年在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4年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1999年10月至11月,作为教育部首批大学校长考察团成员赴澳大利亚访问考察。2001年3月至7月,在中央党校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1993年被评为白求恩医科大学教授,1995年被评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曾任白求恩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等职。2000年合校至2008年6月任吉林大学副校长(正厅级)。2008年6月任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厅级)。现兼任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85”整合生物学科技创新平台主任。 
        社会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生命科学学部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委、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基础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专家、国际病理学会委员、国际诊断计量病理学会委员、中华病理学会常委、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科协副主席、吉林省政府智力支撑系统科技组召集人、吉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病理学会主任委员、长春市病理学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公安厅客座教授、吉林省司法医学鉴定委员会法医组组长、吉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曾获得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中华医学国际交流基金会林宗扬医学教育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首批省管优秀专家、第二届省管优秀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英才奖、吉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吉林省先进工作者、长春知名教授、长春市高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现为全国医学院校专科、本科、研究生“十一•五”《病理学》规划教材的主编,国家《病理学》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863”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部委级课题1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收录30余篇,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被广泛引用。主持承担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课题,被教育部评为样板课题,其成果在全国117所医学院校推广,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其它自然科学奖项包括吉林省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成体干细胞分离、纯化及其制剂产业化前关键技术研究,2006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