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武汉三轮车夫义养“玻璃女孩”21载
图为:女儿学电脑时,老王在一旁静静守候
图为:放学了,老王抱着女儿上三轮车,准备回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首“酒干倘卖无”风靡全国,打动了无数人。此歌出自台湾电影《搭错车》,讲述了一名拾荒老人抚养遗弃女婴的感人故事。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一对与《搭错车》十分相似的父女俩。这发生在江城普通市井人家的点点滴滴,比电影更能打动人心……
睡在婴儿床上的21岁女孩
王静已有21岁了,却只能睡在小小的婴儿床上。记者昨日在汉口汉兴街水仙里社区见到她时,她正靠在电脑桌前用左手费劲地挪动着鼠标。她轻轻笑笑说:“本来右手按鼠标很自如的,但半月前不小心碰到床栏杆上,又搞骨折了……”
记者仔细看她的左右两只小手,明显不一样:右手背隆起,还有些浮肿。王静说,半月前爸爸出门卖菜,她和丢丢(狗名)闹着玩,本想拍拍它的身体,一不小心右手碰到床栏杆,“当时感觉有点疼,五六天后就痛得厉害,能听到骨头错位的声响。”“没进医院治疗吗?”记者问。“习惯了,又不是第一次。断裂的骨头可以长好,但就是不能恢复原状。”现在她的手背疼痛已大大减轻。“玻璃人就是这个样子,轻易碰不得,甚至大笑都会骨折。”王静很平静地说。
大致一算,王静全身上下,已有40多处关节断裂过。在15岁前,她每年至少要骨折两次。
王静和爸爸都清晰地记得,在她14岁那年冬天,爸爸用婴儿车推她回家。她坐在椅圈内,安全带扣在腰间。眼看快到家时,推车的前轮碰到地面一道坎儿,小王静飞了出来,安全带拴住了双膝,她惊叫一声,膝关节处的骨骼断裂了。
那段日子,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足有好几个月,让骨骼重新长好,却再也不能复原。
宝宝的笑脸,老王的心颤了
“静静!静静!”上午9时40分左右,随着家养的三条小狗奔出,屋外传来喊声。
王静说:“是爸爸从菜场回来了。”
回来的是王静的养父王克俭,一位67岁的老人。现在,这位老人每天清晨5点就蹬三轮车出门,到姑嫂树的菜场帮人送菜,上午10点左右便要匆匆返回家中——女儿从婴儿床上醒来,他必须帮她梳头、洗脸,抱她上洗手间。“我在菜场每天上午蹬三四趟车,帮别人拖菜,可以挣10多元钱。”王克俭告诉记者,虽然家里吃低保,有七八百元钱,但如今女儿学电脑,要上网开销就大些,趁身体能动就出门挣一点。
上世纪80年代时,年到中年的王克俭曾过得非常安逸。他靠踩麻木一天收入百多元,也一直没有结婚,独身侍奉年过七旬的老母亲,母子俩的日子很是红火。
但1989年8月27日晚,一名弃婴的出现改变了他的生活。
那天他开麻木将客人送到同济医院门口时,发现路边围着一堆人。“谁家的伢真可怜,好像还有病历。”围观者议论纷纷。
老王停车钻进人群,见一个足月大的婴儿被布裹着,有位好心的婆婆正念叨送去孤儿院。他走到婴儿身边,小宝宝恰巧睁着圆圆的双眼,冲着他笑。老王的心顿时颤了一下,他抱起婴儿,拉开夹克,将婴儿揣进怀中。
一名路人拦住他:“这孩子身上带着病咧,怕是活不了多久才扔的。”
王克俭不为所动,将宝宝暖在胸前带回了家。他告诉别人:孩子是别人没钱治病才扔的,我年轻力壮能赚钱,肯定可以治好孩子!
三轮车上,女儿一天天长大
弃婴抱回家中,老母虽有点埋怨儿子的冲动,但还是扎好襁褓裹好婴儿。慢慢地,老人也喜欢上这个孩子。
但事情的发展并不如王克俭所料。孩子养到不过一周,小手臂竟两次骨折。老王抱着孩子到几家大医院,找有名的医生反复诊断。结果是:女婴患有侏儒症,长大后身高也不会超过80厘米。更要命的是,她还患有脆骨症,就是通常所说的“玻璃人”,稍微一碰,身体就会骨折。
诊断有如晴天霹雳,但王克俭还是心存希望,也许有天能找到神医治好孩子的病。
他给婴儿取名“王静”,意为她能够静静长大,不要好动带来骨折。
那会儿老王趁着老母还能照料孩子,拼命出外踩麻木,就是为多挣钱,给孩子治病。10多年间,为了孩子,足足花去10多万元,“那会儿买栋大房子的钱也够了。”
女儿9岁时,病没治好,老母亲却过世了。王克俭独自担起赚钱带伢的重任,他学会了帮女儿梳头、洗脸、换衣,抱女儿上洗手间。“女儿的身体太特殊,我不放心将她放在家,踩麻木时就带着。”忆及往日的艰难,王克俭也禁不住落泪。
2004年,老王按政策上交麻木,生活失去了来源。虽已年过6旬,但他仍四处找活干,做过搬运、送报员、保安等。每找一份工作,他提出的首要条件是:上午10点钟后不能干,我必须照看我的女儿。
他最后一份工作是在常青小区做保安,上的是夜班,他觉得女儿入睡后可以放心做点事。但去年9月王静进电大读书后,他就辞掉工作,尽管社区居民都舍不得他走。但他说:“我要抱女儿去上学,时间挪不开。”
对话大义王老爹——
她也可以做霍金那样的人
记者:艰难抚养王静21年,您觉得人生是不是因此而改变?
王克俭:是的。最初我以为自己能赚钱,可以治好她的病,至少能让她站起来,哪怕是自己能上个厕所。但没能够。人总是有感情的,相处久了就是割舍不下。尽管生活很艰难,但女儿成了我生活中最最重要的部分,我不可能抛下她。
记者:您今年67岁,还想过成家吗?
王克俭:不想了。我只想女儿将来能够生活得轻松一些。
记者:您说的“轻松一点”有何含义?
王克俭:她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就算我不在人世,她到福利院去,别人也愿意照顾你。如果她在工作上表现突出,别人还会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
记者:您觉得女儿聪明吗?
王:她非常聪明,也好学。小时候我们一起看电视,看到那个轮椅上叫霍金的英国人,我赶紧抱她来看,说:你也可以做这样的人。
记者:这些年一路走来,您觉得什么时候最艰难?
王克俭:是现在,还有将来。我已经67岁,老了,身体老毛病也多,生怕自己也躺在床上动不了。这两年也有过这样经历,在床上不能动弹,我暗暗流泪。但只要我有力气,我还是会设法去外面干活赚钱养女儿。我真的希望女儿能学到本领,更好地自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