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完成肝脏移植4732例
发表时间: 2018-06-28来源:
    近期,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的结果显示,我国从2015年的第60名提高到2016年的第48名,短短一年上升了12名,是全球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日前表示,近年来,我国不断缩小区域间医疗技术能力和专科水平的差距,医疗水平实现了“四升一降”,即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提升,重点专科领域、专病领域和专业技术领域质量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提升,以及住院死亡率的持续下降。

器官移植迈入新时代
    器官移植是全球外科领域中的“皇冠”,也是一家医院综合学科水平的重要体现。据郭燕红介绍,我国2017年全年完成肝脏移植手术4732例,其中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肝脏移植手术4138例,较2016年(3273例)同比增长26.43%,这是整体数量上的增长。肝移植平均等待时间明显缩短,目前平均等待时间为27.5天,远远少于美国的120天。
    数据显示,我国肝移植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75 %、71%,国际上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6%、71%,我国肝移植的整体水平与国际相当,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医一院”)的肝移植水平,5年生存率75%左右,高于国际水平。
    6月22日,记者在浙医一院见到了胸前挂满奖牌的肝移植患者鲁金祥。2004年以来,他先后参加器官移植运动会9次,总共获得奖牌29次。“我今天带来的只是一部分,家里还有很多奖牌。”
    鲁金祥1993年查出肝病,随后一直接受各种治疗,住院期间曾收到20多次病危通知书,2001年在浙医一院成功进行肝移植。
    “和鲁金祥一样重获新生的患者每年有1000余例。”浙医一院王伟林院长表示,浙医一院终末期肝病诊治已形成“肝癌一体化治疗”与“肝衰竭一体化治疗”两大成熟体系。肝癌一体化综合治疗体系包括精准肝切除、微创治疗、肝癌肝移植等,现每年完成肝癌手术1000余例,5年存活率比肩发达国家水平。
    肝衰竭一体化治疗体系以肝移植为核心,实现全方位重大技术突破,目前共救治肝衰竭患者1700余例,5年生存率由60%提高至80%,手术期死亡率降至1%以下,较好解决了肝衰竭患者高病死率的世界难题,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
    值得关注的是,浙医一院器官移植规模效应稳步显现,形成“高峰突起”的学科发展局面。至今累计完成肝移植2417例,肾移植5605例,心脏移植33例,肺移植29例,整体移植存活率全国领先。创造了亚洲胰肾联合移植、国内肝肾联合移植最长存活时间、国内最多肾移植单中心例数等纪录。
    “近期在不到两天时间内,我院完成肝、肾、心、肺等14台大器官移植手术,这标志着我院器官移植学科群发展迈入新时代。”王伟林说。
冠心病患者人均置入支架数1.50枚
    据郭燕红介绍,“十二五”期间对全国54家医院的心血管内科进行了重点建设,累计开展心血管内科新技术新业务553项,申请专利325项。我国冠心病介入患者人均置入支架数为1.50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当。心脏搭桥术后患者规范使用降脂类药物的比例达到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
    浙医二院心血管内科是浙江省最早成立的心脏专科,以心脏疾病的介入治疗作为学科发展方向,在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心力衰竭、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的研究,尤其在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领域都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
    心脏瓣膜疾病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发病率达13%,其中约1/3的重症患者在1年内死亡。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胸手术,心跳要停跳,借助体外循环,手术风险大、病人痛苦多,很多老年人及重症患者耐受不了手术。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告诉记者,从2012年起,该院围绕心脏瓣膜疾病进行联合科学攻关,使用不开刀的方法进行瓣膜置换,对国际经验进行大胆突破改良,跨越禁忌,形成“杭州经验”,被全球同行所认可。目前,浙医二院是国内最大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心,手术量约占全国1/3,病人来自全国各地,最大90岁,平均79岁,生存率明显优于国际报道的水平。
    王建安介绍,浙医二院通过自主创新,研发了我国首个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经导管人工瓣膜,且成功上市,又牵头研发了第二代可回收人工心脏瓣膜,开展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技术和产品辐射到全国19个省市、32家大型医学中心。
中西部和城乡间专科服务能力差距缩小
    郭燕红表示,“全国省域之间、地区间、城乡间的差异比较大,而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医疗服务能力上。近年来,我们通过专科能力建设,同时特别注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基层的支持,填补了多项区域内技术空白,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重大疾病诊疗水平。比如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通过项目支持与东部地区对新疆的支援,已经可以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和逆向溶栓联合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填补了当地的技术空白。”
    据介绍,宁夏、云南、甘肃等地在肿瘤治疗中开展靶向治疗,使得当地群众不出省就可接受精准肿瘤治疗方式和方法。中西部地区在填补技术空白和重大疾病的诊疗能力提升方面,通过专科能力建设得到了均衡的发展。
    同时,通过专科建设进行纵向带动作用,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对于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促进医疗资源的有序下沉,加强县级医院的专科能力建设,使得县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专科服务能力建设也促进了医疗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快速发展。医学的发展已显现出“内科治疗外科化,外科治疗微创化”的趋势。近年来,以个体化、微创为典型特点的现代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给广大群众带来了福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使手术的适应症得到扩展,对患者快速的康复、健康功能的保留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微创技术已覆盖几乎所有的外科领域和大部分内科领域,部分技术已达到和引领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浙医二院自主研发的微创主动脉瓣置换修复技术(TAVR技术),解决了高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不敢”“不能”手术的问题,累计开展300余例,平均年龄79岁,1年生存率达91%,远高于国际大宗报道的75.8%-85.8%,相关经验已纳入国际治疗指南。
    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首创的“姚氏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将角膜植片长期生存率从国际报道的18.0%-72.7%提高到98.3%,被国际学术界命名并编入美国眼科专科医师教科书。
“当我们看到这些技术的进步、创新和带动整个产业和行业发展的成果时,我感觉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医疗人的自豪,为自己的祖国,特别是为医务界大家共同的努力点赞。”郭燕红说。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