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弟子规》 村民礼不亏
发表时间: 2010-02-06来源:

 

      村民在排练小品《学<弟子规>后》

      “这是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故事。”2月2日,路庄子村村民董春红和徐志香等人正在排练小品《学<弟子规>后》,5日,小品将在大阳岔镇春节联欢会上演出。

  路庄子村位于白山市江源区大阳岔子镇东南山沟里,有3个自然屯,114户人家,有人口410人,我省著名的干饭盆景区就在这里。从去年3月起,村民们开始诵读《弟子规》,并按书中所说的去做,文明程度提高了许多。

  “这得感谢苏大姐,是她把《弟子规》带到了村里。”村主任宋国志口中的苏大姐,是白山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主任,56岁的苏惠民。

  中心主任成了“村主任助理”

  8年前,苏惠民在路庄子村3社的亲戚搬走了,把房子留给了她,苏惠民有时间就来这里住几天。

  “路庄子村文化荒芜,虽然民风比较淳朴,可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立即会引起争执。村里的大家族很多,但亲情观念却十分淡薄。每个人都想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苏惠民说,“2008年,我种了点地,去村里的时间多了起来,发现他们在农闲时总爱聚堆打麻将、打扑克,有时为了几块钱会闹得很不愉快。”

  苏惠民决定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方面做些事情,她到长春给村民买了扭秧歌的扇子、鼓、唢呐等,和村民拉近了距离。

  “大阳岔镇党委书记、镇长王文德和村主任宋国志觉得我帮了村里很多忙,于是对我说,‘以后你就是这个村的村主任助理了’,于是,我就成了‘苏助理’。”苏惠民说。

  “我在村民大会上宣布的,虽然没有文件,但老百姓是认可的。”宋国志说,有了这个“头衔”,苏惠民帮助村里张罗一些事情会方便很多。

  一场悲剧带来的思考

  苏惠民曾组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同事诵读《弟子规》。“我觉得,其中有益的内容对提高文明服务水平帮助很大。”苏惠民说,“或许它对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也有帮助,我便买了120本《弟子规》,每户赠送了一本。”苏惠民说,书到了大家的手里,看着像《三字经》的册子,有个别村民读,也有人束之高阁,也有人把书给了上学的孩子。

  “开始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传教,很抵触,说学这玩意也不能当钱花;也有人认为是好书,但读了也不懂。不过我觉得这个渗透的过程是必要的,而且有人受到了触动。”苏惠民说。

  “去年发生的一件事,对村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或许第一次推动了大家认真对待《弟子规》。3社的老陈夫妇都70多岁了,有4个儿子。春夏之交的时候,母亲病了无钱医治,儿子们谁也不管,看着母亲病故。老陈送走老伴后,把儿子们找到一起,‘我一个人了,以后怎么办,你们要是都没人管我,我就死在你们面前。’4个儿子谁也不吱声。第二天,老陈便在家里上吊自尽了。”王文德说,这件事情发生后,很多村民都拿起《弟子规》,认为陈家的儿子们如果按照上面说的去做,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弟子规》带来民风改变

  出则悌

  堂兄弟间“坚冰”化解

  “读过《弟子规》的村民明显有了变化。”苏惠民说,因为债务纠纷,吴友仁(化名)和堂弟吴友亮(化名)产生矛盾,吴友亮被堂哥挤兑得带着全家远走他乡。

  “这些年不来往总觉得缺点什么,上坟的时候堂兄弟俩都能遇到,可谁也不和谁说话,心里越想越难受。去年俺叔公公一搬回来,俺家的就和俺商量,打算主动化解这段矛盾。”吴友仁妻子说,现在她婶婆婆每天下午都到她家和她一起诵读《弟子规》,两家的“坚冰”正逐渐融化。

  泛爱众

  “救人的场面相当感人”

  去年10月29日,3社村民丁京战开着四轮拖拉机到山上给种木耳的柴家捡烧柴,下山时在大石门处拐弯时翻了车,丁京战被车头压住。村民韩宝田找来粗木棍将车头撬起,用肩膀扛着,然后向村民呼救。

  十几分钟,年近六旬的韩宝田一直撑着,直到其他村民赶来营救。当人们围上去接过韩宝田肩头上的木棒时,韩宝田径直摔倒在地。“到现在韩宝田的伤还没好。医生说,以后他不能再干活了,很容易造成瘫痪。可他自己却说,当时宁愿自己死了,也不能让丁京战死了,毕竟丁京战才40多岁。”村民王翠香说。

  “我看到村民成帮往山上跑,我也跟了过去,一看是为了救人,场面很感人。”王文德说,这些村民以前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入则孝

  一个媳妇三个妈

  村民董春红的前夫去世后,扔下婆婆一人,董春红没有因为改嫁而和前婆婆断亲,偶尔去看望她。“我现在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婆婆就一个人,我得多去。”现在董春红每月至少3次去江源看望前婆婆。“现在的婆婆,我妈,加一起我现在有3个妈。”董春红说。

  20岁的武传瑞和23岁的苏宝奎参加了白山市教育局举办的《弟子规》培训班,王文德在他们学习期间去看望。“每个人见到我的时候都是90度的鞠躬,变化太大了,我自然而然地也跟着学会了。”王文德见到记者时,也是先鞠躬、后握手。

  目前,路庄子村每社都有《弟子规》辅导员,1社宋国志和李欣;2社董春红;3社武传瑞、苏宝奎。

  宋国志说,与公婆多年不和的妻子,现在能主动给公婆洗衣服,把煎饼摊好送过去。在村里,远亲近邻的小摩擦和矛盾化解得很快。

  成为“新科”省级示范村

  路庄子村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外打工,村里老年人、妇女和孩子居多,为了能让大家有学习的劲头,宋国志还推出了一些奖励措施:“‘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将对《弟子规》学得好的人进行现金奖励,而且还要评选出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孝敬岳父岳母的好姑爷。”

  宋家四世同堂,1月27日,宋国志的妻子徐志香领着14名妇女和自己7岁的小孙子宋杰津诵读着《弟子规》。

  “我不认字,读的遍数多了,看久了,我拿着书就能一行一行地读下来,不懂我就问。”83岁的李志荣说。

  宋杰津能背诵大部分《弟子规》的内容,他说要学会孝顺,要孝顺太爷爷、太奶奶,孝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已经得到消息,路庄子村被评为省级示范村,整个江源区只有7个,路庄子是2009年的‘新科’。陌生人需要帮忙村民不提钱,现在只有在路庄子村能做到,其他村子只有问路他不跟你要钱。所以有必要让更多的人学习《弟子规》。”王文德说。

  本报记者 鲁根 文/图

  村民挂出迎春标语

  相关链接

  秦皇岛:《弟子规》化解村民争端

  在秦皇岛圣水庄村,每位村民都有一本《弟子规》读物。村支部书记徐洪国说,这是2007年在帮扶企业维奥公司的帮助下,向村民免费发放的,同时,每周六还有义工教师前来授课讲解,很受村民欢迎。虽然村民们学习《弟子规》仅一年时间,但这已成为村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不少人通过学习《弟子规》和传统道德观念,规范了自身的行为。

  徐洪国说,有两户村民因为土地起了争执,找到他说理,要在以往,这样的事是最难办的,可这一次,他将《弟子规》中的内容与现实结合起来做工作就格外顺利——“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邻里之间应互相谅解,不小心结了怨,应赶快忘掉。很快,这两户村民都主动进行了退让,一场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在传统文化面前迎刃而解。

  据《秦皇岛日报》

  汤池镇:小镇兴起礼仪风

  安徽省庐江县是三国时期周瑜的故乡,城区至今还有他的墓地。距此25公里,就是汤池镇。2005年,汤池镇政府为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城镇,支持成立了“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如今,这座拥有4.8万人口的古镇,因为开展儒学核心《弟子规》教育,中国传统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这里蔚然成风。

  “汤池”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懂礼仪、讲诚信、建和谐的汤池小镇也成了令人向往的地方,成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创建和谐社会的典范。

  文化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蔡礼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补充教材,从教授《弟子规》等儒家经典入手,进行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将中国传统美德变成民风,使汤池镇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

  据《安徽日报》

  何谓《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延伸而成,教人和睦、向善、友爱,但因时代所限,也有许多封建糟粕。

【和谐中国网·全民学习弟子规工作委员会·和谐文化大讲堂·弟子规现代修订者、台湾孔子学院教授李耀君老师《弟子规》讲座报告预约电话:010-5143 8660. 短信158 1010 2998《训蒙文》清·李毓秀、《弟子规》清·贾存仁、《人之规》现代·李耀君】
 



 和谐中国网
和谐文化大讲堂
全民学习弟子规工作委员会
发起全民学习弟子规活动
 

活 动 宗 旨
传播和谐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 
 

活 动 口 号
全民学习弟子规  家和国和天下和 
 

三 个 目 标
最低目标:全国每家一本现代修订版弟子规
中期目标:全国每人一本现代修订版弟子规
最高目标:让中国伦理经典弟子规走向世界
 

工 作 方 式
联合爱心机构  合作赠送传播
小孩带动大人  城市带动农村
学校带动企业  企业带动社会
 北京带动全国  中国带动世界
 

 

《弟子规》现代修订版《人之规》
 


和谐中国网·全民学习弟子规工作委员会向清华大学附小赠送3800册《人之规》——现代修订版《弟子规》
中为和谐中国网总编、台湾孔子学院教授李耀君、右为清华大学附小校长王殿军、左为中国台湾问题研究学者张进财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