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科学发展观》:穿越时空.触动心灵的独特视角
发表时间: 2009-08-13来源: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2004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温家宝同志做了题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研究。2004年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做了系统的阐述。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掀起了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几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围绕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时代背景、现实依据、理论基础、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质和核心、根本要求、落实途径以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推出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中大部分则是长篇大论,晦涩难懂,很难跳出一般性理论文章的"槽臼",更不必说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贴近社会生活主流,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民群众的心声,是每一位创作者共同的创作追求和发力热点。当然,能够写得恰到好处,着实不易。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国家级音乐类核心期刊《广播歌选》第3期上,读了著名词作家、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玉玺先生撰写的《科学发展观》歌词后,的确有一首诠释《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歌曲真是耳目一新,而且觉得该作品简明扼要,易懂易学,从局部与总体、本质与属性、观点与方法、合规律与合目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等多角度出发,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目标追求、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和阐发,着力凸显科学发展观的内在严密逻辑和世界观方法论意义,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理论和实践价值都较高。细细赏阅,那种解构科学发展观的独特视角,给读者以感官上的全方位开放,从而水到渠成地阐述了一个可穿越时空的深刻而又朴素的美学原理:"人类生活中,精神美是第一位的,世界上任何华美的东西,都无法掩饰人的精神灵魂。"当我们再一次品味郑老师的《科学发展观》歌词的时候,它把我的思路带到了当年那个穿越时空、触发灵魂的记忆之中。在这里,俯首皆是岁月封尘的记忆,到处都有令人雀跃的惊喜。

    笔者总是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灵魂的探险,文学评论更是一种对作品的探险,很多文学作品需要一个严峻的淘汰过程,不可能在一个短时期内就显示出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就需要评论家用一种经典意识进行严格的解读和阐释,以镜鉴作家的创作,引导读者的阅读。对于歌词作者而言,捕捉每一个流光溢彩或是悲哀震惊的现实事件总令他们孜孜不倦,因为他们通常意识到,每一首歌词记都汇成了奔流的历史长河。然而历史的浪潮从来未曾停歇过,回转身后望去,潮涨潮落,云起云飞,记忆总是与现实无以割舍,那么对于歌词作者而言,适当的历史叙事便能够让他们对现实的书写,变得更加深邃有力。郑老师所撰写的《科学发展观》歌词便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它让人感到惊喜的不仅是作品本身所营造出的独特的美学意境留给人们的温馨记忆,而且也是它基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之上,从时代的连续性着眼,把中国的现代发展与中国漫长的历史文明传统结合起来,更展示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的精神张力以及其对现实规则的强烈诉求。

    一首好的歌词,其意境是幽深的,也是广阔而可视、可感的,它能越过悠悠时空给读者带来无尽的美感。意境犹如一栋结构独特、装饰优美的房子,我们的心躺在里面就会乐而忘归;意境又如一座外观雄壮、内部曲折的庄园,我们的思绪徜徉其间,如沐春风。意境应该是有空间的,而支撑这个空间的构架一定是那些或雄伟、或明丽、或敦实、或灵动的意象。为了营造的需要,而对这些意象进行切割、修补、肢解和嫁接正体现了一个歌词作家"跨越"、"变异"和"重建"的本领。

    仔细研读郑老师所撰写的《科学发展观》歌词,犹如在璀璨夜空里的每一颗星星其实都是光芒四射的"太阳",具有色彩瑰丽、视觉冲击力超强的艺术特色,既张扬大气,又不失精致完美,不仅给科学发展观赋予了新的内涵,而且也铸就了鲜活的艺术形式语言,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感情,能够表现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神韵,要做到这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郑老师的审美取向和他用中西合璧的美感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十分难能可贵。正如他在《科学发展观》歌词中这样写道:"科学发展观就像明灯一盏,科学发展观就是和谐的源泉,为了民族的振兴和长治久安,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在肩。科学发展观善待环境保护自然,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指南,科学发展观是你的心愿是我的心愿;科学发展观就像明灯一盏,科学发展观就是和谐的源泉,为了民族的振兴和长治久安,我们要时刻理解它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创造美好的明天,科学发展观指引我们建设和谐家园。"

    首先,历史是面镜子,用以反观现世。郑老师在《科学发展观》歌词中以深刻、独特的目光,谦卑、仁慈的姿态,细致、密实的考证,幽默、戏讽的文字,记录下历史的瞬间来自生命本性的压抑、彷徨、哀伤、绝望,并由对人类苦难的悲悯与拷问,转化为对超越人性自身罪恶和救赎的快感,从而进入到更具普泛意义的人性价值疆域,表现出一个歌词作家本身应有的人性终极关怀和责任。这种责任尤其体现在他对"为了民族的振兴和长治久安,我们要牢牢把握这种理念"机会的珍惜,他不仅努力地在写作中力求全面诠释科学发展观的新内涵,而且也在努力地将不同时空、不同对象的各种方面进行披沙拣金般的归纳整理。他却能够以文学的方式弥补理论界和学术界某些缺失或遗憾,进一步揭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崇尚自然、绿色和环保,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建设和现代文化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尺。

    有人说,文化是最为柔和的,也是最为有力量的。我认为这种力量主要集中和体现在它的责任意识上。笔者在这里不能不佩服郑老师在《科学发展观》歌词中的文化胆识和文化创作能力,他已经超前的认识到究竟要以什么样的作品来奉献给我们的读者们。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建设,是以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的。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等诸多层面。我们从最普遍的意义上看,文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指创造社会历史发展水准、程度和质量的状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总和。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即社会内部各个系统之间协调有序,良性发展。它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不仅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和谐,更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即指个体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个体获得主体性;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团体之间关系融洽、诚信友爱,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都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协调有序,人们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社会稳定、团结而充满活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们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不以侵害自然环境为代价,遵循人类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和发展生态文明。

    个体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个体的集合与扩展。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实现个体的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谐个体是指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个人,表现为思想与自身、个性与共性、自我与他人的统一。社会性是和谐个体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存在状态总是反映一定社会的存在状态,社会的和谐必然在每一个和谐个体身上得到体现。和谐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衡量整个社会道德水平高低的尺度,个体的道德素质越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就越高;个体越和谐,整个社会就越和谐。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为基础、为条件,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归宿。没有社会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重要条件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这场被誉为中国20世纪的第三场巨变中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或摧残。在这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一些人陷入了信仰缺失、道德失范、追逐低级趣味的泥潭。

    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那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夜,究竟如何对待良莠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中国传统文化呢?这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庞大工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就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上提出来的。胡锦涛同志还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继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就文化本身的发展而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表明了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那么,到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文明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它对古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和作用呢?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从最初甲骨文所产生的形象文字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承续和发展,特别是东汉时期佛教文化从印度传入中国,到大唐时期佛教文化形成了鼎盛时期,并且道家、儒家学识也相继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儒、释、道三家文化学识与道德理念融为一体,互相补充、互相作用,使全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以善为本、和谐相处、团结奋进的民族大家庭,以致使中国曾出现了大唐盛世那样的兴盛时代。

    至于说目前我们国家的许多学人在对于历史上的佛教与佛教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方面,总的认识来说,仍然需要学习、端正和提高的必要。世界文明发展史明确昭示,对于一个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外来宗教与文化的输入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而且往往是关键性的作用。佛教对于古代中国正是如此。牟宗三有一个十分精辟的判断:"魏晋之后接着是南北朝隋唐,在这个长时期里,中国文化发展的着重点,或所谓民族文化生命的主要流向,是在吸收佛教、消化佛教。"就是说,这七八百年的时期里,佛教乃是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佛教文化构成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的主要成分。佛教的输入乃是人类历史上成就极其辉煌、对古代中国发展影响极其巨大的文化交流。这延续长久的交流,不仅输入了一种全新的、具有重大价值的宗教,而且这一宗教更承载着古代南亚、中亚以及西亚、欧洲和北非的文化成果,大规模地输入中国。大概这长时期文化输入的意义,只有近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差可比拟。但是目前的学术界,或许研究佛教的人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多所肯定(实际上不一定足够),而一般学术领域对于佛教的价值与贡献则很少涉及。研究伦理学和中国伦理史的人很少涉及佛教伦理及其成就,研究政治史、经济史以至史学史、语言学史等也是同样。近年来所出版的几部有影响的文学史对于佛教也都着墨不多。而实际上,在广泛的学术领域,佛教和佛教文化所起的作用、所占的位置相当巨大,往往是决定性的。不解决这个认识问题,难以真正全面地开展佛教学术研究,提高研究水准。

    正如胡总书记所说那样,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发展,同时也不间断地影响到中国由古及今的发展,也会更长远地影响以后的发展。什么样的发展观,什么样的人文理念,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必将产生什么样的发展结果。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无论历史还是现实,无论现实还是将来,都将受到严正事实的验证。中国人民是一个伟大的人民。尽管我们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历史变迁过程中,会遭受种种曲折和危难,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历史的重任,敢于和勇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面对现实发展和将来,及时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伟大复兴"的理念方法及奋斗目标,这是激励中华民族走向振兴和辉煌的一面旗帜。从党的"十三大"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中都提到"伟大复兴",后来又提出"科学发展观","伟大复兴"的具体内涵虽然中央没有作具体解释,但其实很明白,中华民族盛世时期就是唐朝时期。"伟大复兴"也就是指恢复到唐朝时期那样的兴盛!有了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明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的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何愁不会实现呢?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在东方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郑玉玺先生在《科学发展观》歌词中,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精神现象问题。这是因为,社会发展问题不仅是一个本体论问题,也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 无疑,社会发展主要受物质生产方式的推动,但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的反作用亦不可低估。哲学研究精神现象,其研究方法既不像艺术家那样通过提出虚构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例子,来进行唯美主义的精神塑造,也不像心理学家那样以抽象形式的机械作用来解析精神活动的基本形式,而是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去把握和认知精神现象的真正本质。

    社会发展中精神现象问题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对由社会体的变革而导致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信仰、观念等精神层面所出现的混杂现象的研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巨著中指出,灵魂的分裂是社会表面呈现出来的所有分裂的基础。在一个正在解体的社会中,社会成员的灵魂分裂发生在行为、情感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相互对立、互不相容的两极,并且形成社会群体意识、个体意识的杂乱感,即把自己的灵魂投入无所不容的坩锅里。社会意识形态被揉进了杂乱的混合语言,各种学说被揉和为一种混合主义。然而,唯有历史哲学能够从历史认识论的高度对社会发展的精神混杂现象做出清理和分辨,从意识的紊流中抽引出精神现象的时间链条、因果关系和逻辑序列,并对各种精神现象发生、发展的认识论问题做出深入考察。其二是对游离于历史必然性之外的、与社会发展直接相背离的精神现象做出深入的剖析。每当社会处于重大的发展变革时期,并不是所有社会成员都能敏锐地觉察到历史拐点的力量与意义,有人抱守陈旧的观念和思想,把精神投放在复古主义的窠臼中;有人远离现实,把观念无限地指向虚幻的未来,从而深陷于乌托邦的迷雾里;还有人崇奉及时行乐的现世主义观念,在精神颓废的虚无主义中放纵自己。所有这些,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分析都根源于某种错误的认知方法:要么追求感性的确定性,要么驻足于知性思维,要么满足于抽象的普遍性。这说明从历史必然性的角度透视社会发展的本质,从而上升为一种自觉的社会发展理念,它不是用简单的客观必然性所能推出的,它需要历史认识论的辩证方法。其三是以社会发展的历史理性尺度与"现实性"眼光对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及其精神现象的"现存性"进行批判,为发展的深度推进扫除精神障碍并提供前瞻性指导。历史理性以其内在的否定精神,将一切现存事物视为日益丧失其合理性的有限存在,历史理性的批判有助于历史认识的触角更接近社会发展的本质,只有这种批判,才易于见到新世界与旧世界之间的否定、推移、转化的辩证运动;也只有这种批判,才能打消现存世界的固有惰性,使已经熄灭了的世界精神的火焰重新燃起。

    第三,在这个知识泛滥和高强度压力的时代,人们一边接受着来自传统和当代中外知识的强行灌输,一边抱怨着现实社会的竞争,于是,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和强迫学习与内心的逃避性造就的矛盾心态,在郑老师的《科学发展观》歌词中也得到了一种发自内心释然和放松。也就是说,他的歌词看似直奔主题却充满禅意只要你用心去感悟其意境与自由的时代气息就行。字正腔圆的吐纳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当代艺术中的"造书"与"毁书"的不同的艺术效果不正也说明了这一点吗?

    另外,更为可贵的是郑玉玺先生对《科学发展观》歌词作品的解读没有仅仅限制在纯文学的领域,而是放置在一个大的理论视野中,从人类学、民俗学、未来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学、哲学等角度切入,既鞭策于里,入木三分,又视野开阔,高屋建瓴,显示了他扎实的理论功夫和深邃眼光,如郑老师在《科学发展观》歌词作品的第二段中这样写到:"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创造美好的明天,科学发展观指引我们建设和谐家园。"这段歌词以其简练的文笔、深邃的目光、恰当的引用、完备的资料,在歌坛和学界已经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后来的研究者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省去了他们许多不必要的翻检功夫,并且对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也提供了鲜活的第一手镜像,即便现在读来,也让人感慨万端,不胜向往之。

    然而,颇为有趣的是郑玉玺先生是个大忙人,整天有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了许多芜杂而烦琐的事务当中,但是他却能够静下来,似乎用"无心插柳柳成阴"来解释较为妥当吧!郑玉玺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它对未来坚定不移的信仰,并由这一信仰所激发的高贵深厚的感情,给予现实生活中劳作的人们以慰藉和希望,以未来理想鼓舞怯懦者,警策绝望者,召唤奋斗者,吸引后来者。

    总之,综观郑玉玺先生所撰写的《科学发展观》歌词作品,我觉得颇有大气象,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但亦觉得有行百里半九十的遗憾,尤其是他把自己的大量时间均花在"更重要的事务和追求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作为一名优秀的词作家、音乐大师李鹏远(邓丽君的老师)的关门弟子,大才未展,殊为遗憾。是啊,中国并不缺撰写歌词的优秀人才,但所缺的却是比较宽松的创作环境,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一批卓有建树的歌词人才的出走、转向或沉默,不是没有原因的。正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顾炎武先生所说:"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中国歌词的崛起,前提必须是涌现一大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歌词作家群,和一批大胆直言、眼光犀利,具有真知灼见的批评家。要取得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必须要积极地为像郑老师这样的先进文化的播种者的产生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创造自由的学术环境,一定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伟大的文化大师诞生的精神氛围,完善人才选拔任用和社会评价奖励机制,善待杰出人才,为杰出人才提供相当的物质待遇,我们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和改善意识形态管理体制,从体制上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真正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制度环境,从而激发人固有的知性、感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

    文学和艺术所表现的一切,都是人类对生存于社会中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一切感受。郑玉玺的《科学发展观》歌词作品,从艺术上弥补了伟大的中华文化链在情感方面的空白。成功的文学作品,就意味着能将爱恨、悲欢、苦乐、希望、忧郁和绝望巧妙交织,同时也意味着能给读者以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着陆。郑老师的《科学发展观》歌词作品显然做到了这一点。在从幻想世界往返现实生活的自由驰骋中,作家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文学创作的各种样式,而是否敢于大胆表现艺术上的真实,则是作品得失的关键。他的《科学发展观》歌词所表现出的顽强探索精神,本身是大胆的、勇敢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他的作品,总是在死去活来的抗争中,折射平民光景之平淡;总是在惊心动魄的情爱中,映衬人世生死之无常;总是在耕读传家的孝子贤孙身上,复制命运渺茫的希望,很有风格,比较能够展示郑玉玺先生的思维特点。但是,郑玉玺先生的文学创作道路走得并不轻松,他个人的生活仍然是孤独和寂寞的。他甘守书斋,耐住寂寞,笔耕不辍。相信他会把孤独和寂寞当作一种审美方式的存在,继续给广大读者以别开生面的一种风景的。

    时光总是匆匆的,转眼间我们即将迎来建国六十周年的大庆。对于人生来说,六十年已足够长久,开国英雄们或已挥手作别我们,或已近生命暮年。然而英雄的人生光芒从来都可以超越个体、穿越时空、穿透灵魂,那个英雄时代的光芒更可以恒久照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册。那么笔者在这里要特别感谢的是郑玉玺先生用他那独特的视觉、独特的思维所燃烧的生命火焰让这种光芒更加夺目,更加给人以独特的灵魂穿透和穿越时空的灵魂洗涤,并感谢他继续以独特的审视来指引我们(文学爱好者)的"曲折"前程。

    总之,综上所述,郑玉玺先生所撰写的共计一百八十四个字的《科学发展观》歌词作品,以独特的眼光和穿越时空、穿透灵魂的作品魅力,字里行间不仅充溢着郑老师的热情、智慧和艰辛,更充溢着他鼓励同行们铁肩担道义、行笔书历史的职业勇气。正如一个印度哲人所说:"甜美的旋律巩固了我对美好永恒存在的希望。" 郑玉玺的《科学发展观》歌词,让我们在心灵谛听中,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生命个体的美好愿望,对提高人类基本价值守望的使命感和人文关怀意识大有裨益,并把意识中的国土观念铸制成形。(陈玉荣)

责任编辑:和谐中国网